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14
编号:13689421
小梁切除术中可调节缝线应用疗效的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9日 朱学春 李先锋
第1页

    参见附件。

     2.3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情况比较从表3可知:研究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86.9%,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青光眼是一种临床多发病、常见病,文献报道,青光眼致盲率为19.63%,青光眼类型多样,其中以闭角型青光眼最为常见,占所有青光眼病例的79.60%~86.13%[6]。

    青光眼治疗方式有多种,手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而小梁切除术是治疗中晚期青光眼的常用方法,该术式是通过切除部分小梁组织以及Schlemm管的一段,使房水经结膜滤过泡引流至结膜下,从而使眼内压降低至目标眼压,达到保存现有视功能的目的。显然,术式中合适滤过量的建立至关重要,而这主要取决于术中巩膜瓣缝合的松紧程度,缝合过松,出现房水滤过过强,容易引起低眼压、浅前房等并发症,缝合过紧,则房水滤过过弱甚至不滤过,此时前房虽然易于形成,但房水流出阻力大大增加,相应的易于导致各种细胞生长因子积聚于滤过道,使滤过泡愈合加速,从而难以形成功能性滤过泡[7]。因此,如何达到一个合适的巩膜瓣缝合松紧程度一直是眼科临床工作者致力研究的一个热点。巩膜瓣可调整缝线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