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失眠症的行为治疗与护理
1原发性失眠症的病因Spielman于1987年提出了原发性失眠症的3P模式,将原发性失眠的影响因素依据病程分为三类以解释失眠的形成及持续。该模式主张,不仅要关注促使失眠的诱发事件(促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更需要考虑个体潜在的容易失眠的特性(素质因素[prediposing factor]),以及导致失眠慢性化的因素(持续因素[perpetuating factor])。从心理行为角度提出的3P模式,可以解释原发性失眠及慢性化的原因。
Bonnet与Arand[1]主张,失眠是一个24h的疾病,生理过度唤醒是造成失眠的原因。以往研究发现,原发性失眠者相对于正常者有较高的心身唤醒状态,自主神经系统的几个生理指标:包括体温、心跳、血压、代谢率与肌肉紧张度等,失眠者皆高于正常睡眠者。此外,相对于正常睡眠者,原发性失眠者在睡前或入睡后有显著增快的心率,提示失眠者从睡前至入睡后,自主神经系统皆较正常者活跃。给予正常睡眠者咖啡因可以制造出类似睡眠者的生理唤醒状态。一段时间之后,这些正常睡眠者即可产生与睡眠者类似的过度唤醒状态,即使经过睡眠剥夺,过度唤醒状态仍使得这些受试者夜间入睡时间延长以及白天不易入睡。通过放松训练或生物反馈治疗,降低失眠症的过度唤醒状态,皆能有效改善失眠。
2治疗与护理
原发性失眠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起效时间短,见效快,对缩短患者潜伏期、减少觉醒时间及觉醒次数有改善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