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15
编号:13689244
术中输液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6日 《医学信息》 201415
     摘要:目的 提高手术室护士对术中输液安全隐患的认识,制定其防范措施,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 总结在手术输液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安全护理的具体措施。结果 护理人员认识到术中输液安全的重要性,将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杜绝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结论 健立和完善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确保了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

    关键词:术中输液;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指护士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严格遵循护理核心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伤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在当今医疗技术日益发展的形势下,患者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护理又是一项涉及维护和促进入健康的医疗活动,具有专业性、服务性的特点。输液技术的广泛应用,增加了输液实践的护理安全隐患,认识和防范输液实践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输液安全与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术中静脉输液给药可保证麻醉药物迅速吸收、快速起效和长时间维持,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维持麻醉状态的重要手段。现将手术室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手术患者术中输液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如下。

    1 护理安全隐患

    1.1 护士法律意识较淡薄部分护士法制观点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目前患者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在提高,特别是社会新闻媒体对许多医疗案例及违规行为的曝光,以及在新的医疗处理条例的引导下,人们就医过程中越来越注重自己的权益。患者会观察和了解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潜在的可能出现的问题。

    1.2 护士责任心不强,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常规都是护理前辈呕心沥血的结晶,也是用许许多多的经验和教训积累而成。对护理各项核心制度掌握不够,执行不到位,就会发生制度风险[2]。近几年随着医院的发展,进入临床工作的低年资护士所占比例较大。他们经验不足,工作责任心不强,"慎独"意识不强等因素导致护理行为不当或过失,甚至出现差错、事故,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不安全感或不良后果。

    1.3 护士专业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较低 目前护理专业技术发展迅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7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