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例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高危因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加强产后出血预防的针对性,以利于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11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院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4%,产后出血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相比较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巨大儿(18例)、产程异常(1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3例)、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11例)、双胎(9例)、瘢痕子宫(8例)、妊娠期糖尿病(8例)。结论 重视孕期保健,加强产前宣教及计划生育宣传,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等是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
关键词: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护理对策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发病率占我国分娩总数的2%~3%[1]。故根据出血原因及早预防和制定适时正确的治疗、护理方案尤为重要,现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1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共接收分娩4636例,共发生产后出血110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4%。产妇年龄18~43岁,平均25.5岁。初产妇84例,经产妇26例。
1.2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
1.3出血量的计算是采用容积法、面积法、称重法和目测法[2]。
1.4方法
1.4.1孕前、孕期保健,改变服务模式,与内分泌科、营养门诊合作进行孕妇饮食教育,以及体重、血糖控制,定期产前检查,教会孕妇自我监测技能,及早发现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并给与纠正和治疗。
1.4.2严密观察产程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产程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开展陪伴分娩和无痛分娩,减轻分娩恐惧感,避免产程延长、滞产、难产等出现,对具有较高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产妇做好及早处理的准备工作,正确处理第一、二、三产程。产后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量,严格采取"211"原则,即产时阴道出血超过200ml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