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18
编号:13683993
抗结核药联合氟喹诺酮类抗结核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7日 秦显国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观察和评价氟喹诺酮类药物结合一、二线抗TB药物治行耐多药结核病(MDR - TB)临床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MDR - T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8例采用莫西沙星+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卡那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抗结核药物方案。行程24个月,观察两组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结果 两组行程完成后,观察组显效39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95.83%,与对照组(83.3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痰菌阴转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3个月、12个月、24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6.25%,72.92%、87.50,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8% (7/48);对照组为16.67%(8/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结合一、二线抗TB药物治行耐多药结核病(MDR -TB)临床无交叉耐药性,行效显著且有较高安全性。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药物;抗TB药物;安全性;耐受性

    氟喹诺酮类药物(flouroquinolones,FQ)抗菌谱较广,主要通过作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脱氧核糖核酸(DNA)旋转酶(拓扑异构酶II),抑制结核分枝杆菌DNA旋转酶A亚单位的活性,阻止DNA的复制、转录而杀菌。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对细胞内、外结核分枝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杀菌活性。莫西沙星的抗结核活性(最低抑菌浓度为0.25μg/mL)与加替沙星的相似,二者均优于左氧氟沙星(最低抑菌浓度为0.5 pg/mL)和氧氟沙星(最低抑菌浓度为1.0μg/mL),左氧氟沙星优于氧氟沙星[1]。氟喹诺酮类药品与其他抗结核药无交叉耐药性。口服后吸收良好,能迅速分布全身组织、器官和体液,并可渗入吞噬细胞和深层组织。口服氟喹诺酮类药品l~2 h可达高峰血浓度,杀菌活性可持续24 h[2]。其半衰期左氧氟沙星12h,氧氟沙星7 h。氟喹诺酮类药品经肝脏代谢,部分药品可形成肝肠循环经肠排出,部分由肾排出。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MDR - TB患者,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MDR - TB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48例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2.6±5.2)岁。对照组48例中男28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