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18
编号:13684122
BRAF基因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关性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7日 王玉林 巴颖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究BRAF基因及其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PCR及基因测序技术对92例PTC患者,10例非PTC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5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新鲜标本进行BRAF蛋白表达情况、BRAF基因突变情况进行检测。分析BRAF基因突变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有无颈淋巴结转移、有无包膜、超声征象等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92例PTC中30例检出BRAF突变基因,而在对照组中未发现相应突变。BRAF基因突变与PTC甲状腺肿瘤直径相关性显著,与性别、发病年龄、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无关。结论 BRAF基因突变与肿瘤直径大小相关性显著,突变可能影响PTC患者远期预后。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基因突变预后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腺恶性肿瘤,并且其近年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无论是全球范围还是在国内[1],正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根据肿瘤切除术后的病理结果,我们可以将其分为4个类型:乳头状腺癌、滤泡癌、髓样癌、未分化癌。其中以甲状腺乳头状癌( 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 的发病率最高,占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80%[2]。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基因(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 BRAF),位于7q23染色体,是RAF基因家族的成员之一。其编码一个由78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是一种特异性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在细胞通路RAS/RAF/MEK/ERK/MAPK中,起到激活MEK/ERK的重要作用,控制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进程[3]。BRAF基因外显子15如果出现单核苷酸突变(T1799A),则其相应的产物蛋白中,谷氨酸取代对应的缬氨酸(V600E),使蛋白成为活化蛋白激酶,激活下游有丝分裂信号,形成肿瘤[4]。经过近几年的研究,人们发现PTC中存在高频率的BRAF突变,并且这种突变与PTC的病因、临床表现、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病理诊断、治疗策略的选择、近远期预后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相关性[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