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18
编号:13684180
优质护理模式对妇幼保健系统护理人员素质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7日 李秋红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妇幼保健系统护理人员素质的影响,以供参考。方法我院自2013年1月起在妇幼保健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模式,以护患满意率评价护理人员素质,观察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前后1年内护患满意率的变化。结果 与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前1年对比,我们发现优质护理模式后1年内护患满意率明显上升,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可提高妇幼保健系统护理人员素质,增进护患关系,今后可将优质护理模式在各病区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妇幼保健;护理人员素质;护患满意率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视和现代人自我意识的提高,妇幼保健工作的内容和服务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维护妇女、儿童身心健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医护人员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优质护理模式为广大患者提供了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各项医疗和护理工作的开展[1]。本文探讨了优质护理模式对妇幼保健系统护理人员素质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3年1月起在妇幼保健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前1年内共收治患者332例,包括妇科134例、产科122例、新生儿科76例。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后1年内共收治患者356例,包括妇科145例、产科131例、新生儿科80例。

    1.2护理模式我院2013年1月前在妇幼保健工作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遵医嘱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由病区护士长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价。

    2013年1月后在妇幼保健工作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增加护理人员数量,充实妇幼保健工作一线护理人员队伍,稳定护理队伍。建立妇幼保健系统护理管理领导小组,以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为首,病区护士长为骨干,以保证护理质量的可控性。定期或不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或抽查,定期进行护理工作质量问题讨论,形成持续的护理质量改进。护理部对护士长的管理能力进行评估,组织护士长外出参观、学习和培训,以确保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技术规范等全面实施。分别从临床护理素质、个人专业水平、对医院护理事业贡献等三个方面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并与绩效工资挂钩[2]。

    在临床工作中优化护理文件的书写内容,护理记录单设计以表格为主,采用打勾的形式完成护理记录,以突出重点,体现妇幼保健的专科特色,增加护理人员在病房服务的时间,使护理人员对潜在的风险及时作出正确的评估,做好相关的告知和沟通,并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对风险事件早发现、早告知、早预防。要求护理人员8h在岗,责任护士对所管床位的患者24h负责。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三基培训,将低年资护理人员作为培训的重点,在临床护理实践工作中重视细节指导,以促进低年资护理人员的迅速成长。在培训内容方面尽量丰富,既要重视专业技术的培训,也要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从而使其整体素质得到提高[3]。

    注重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人性化护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