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18
编号:13683939
自制约束带在孤残儿童静脉输液时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7日 《医学信息》 201418
     摘要:目的患儿静脉输液时通过适当的约束患儿制动,使药物准确、安全、及时地输入到患儿体内以达到疾病治疗和抢救给药的作用。方法对2014年1月~3月在我院输液室的0~3岁共153例患儿进行头皮静脉及四肢静脉穿刺成功后适当使用约束带让患儿制动固定后的全程护理监护。结果患儿153例中除4例约束带制动过程中失败需重新穿刺,余149例患儿均顺利完成补液。失败的4例中,其中2例因穿刺的针柄部触及枕头、被褥而移位针头滑脱,1例因患儿哭闹出汗使输液贴失去粘性松脱致针头滑脱,1例约束带固定滑脱。结论正确适当地使用约束带不仅能保证补液按医嘱顺利完成,减少了静脉输液时针头滑脱,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还节约了我们的人力及一次性输液物品的耗费。

    关键词:孤残儿童;静脉输液;约束带;针头滑脱

    静脉输液是患儿疾病治疗与抢救中重要的给药途径,在临床中绝大多数患儿难以配合,尤其是0~3岁的患儿,他们好动、缺乏保护针头的意识,加之血管细,另外在输液时因疼痛的刺激及强行地约束患儿出现恐惧挣扎很容易出现针头穿伤血管导致药液外渗引起局部肿胀,严重的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因此适当的约束对保证输液顺利进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传统的约束带就是先用棉垫包裹患者的手腕或踝部,再用宽的布带打成双套节,套在棉垫子上,使肢体既不易脱出又不会影响血液循环,然后再将带子系于床栏上,然而双套结在患者活动或躁动时易被越拉越紧,如果不及时观察发现会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或引起局部皮肤的破损。且有的幼小患儿肢体细小用传统的约束带无法贴合固定,为此,我们针对患儿的特性自制了小儿约束带,并配合输液夹板的使用,经临床使用收到较为理想的约束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儿153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