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18
编号:13683940
静脉采血晕针反应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7日 陈汉锦 王露露 文雅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采血过程中出现晕针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门诊静脉采血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分析这些患者中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及其在静脉采血的过程中使用心理疏导,环境及疼痛及采血者干预的方法。结果对2013年9月~2014年1月4030人次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静脉采血晕针反应相关因素较多,而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在穿刺过程中的出现的晕针反应,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

    关键词:静脉采血;晕针相关因素;护理干预

    静脉采血是抽血室的一项主要的护理操作,是护理人员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术操作,然而,有时因操作不当或其他因素导致患者在穿刺的过程中发生晕针而影响工作效率。晕针是一种血管性晕厥,是由强烈的针刺等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发血管的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导致暂时性广泛脑血量减少从而引发晕厥[1]。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晕针要高度重视。我院抽血室2013年9月~2014年1月对4030采血人员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来我门诊静脉采血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实验中,男性2047例,女性1983例,患者年龄在19~84岁,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8.4±1.5)岁。两组患者年龄、入院时间等资料经分析指标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临床表现晕针发生于静脉采血过程之中,发生时间较短,恢复较快,通常历经2~5min。晕针过程可分为一下三期:①先兆期:患者在采血过程中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严重患者甚至出现眼前发黑或视线模糊,部分患者会出现脸色发白、四肢无力等症状;②发作期:患者晕厥情况比较严重,患者出现晕倒、不省人事等现象,部分患者出现意识模糊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抽搐或肌肉痉挛;③恢复期:患者神志转清,四肢转温,存在全身乏力、四肢酸软的现象,心率慢慢恢复正常,脉搏有力,无明显后遗症[2]。

    1.3静脉采血发生晕针的相关因素

    1.3.1患者因素①心理因素:部分患者由于综合心理素质比较差,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差,过分紧张,恐惧,导致强烈的心理反应,情绪失控而发生晕厥。另外部分患者怕见血,一见到血就会出现胸闷,呕吐,甚至晕厥。②体质因素:年轻体质瘦弱者,空腹或饥饿状态,睡眠不足,过度疲劳机体处于应激状态,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的血管扩张,致外周阻力下降,血压下降,脑血流量减少引起晕厥。③疼痛因素:静脉采血时针头对皮肤神经末梢产生刺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