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19
编号:13683575
脑电图与核磁共振在脑瘫患儿诊治中的相关性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4日 杜娇娇 柴昶虹
脑性瘫痪,核磁共振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导致儿童残疾的常见疾病之一,对儿童的身心发育和生括能力影响极大。早期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讨脑电图与核磁共振在脑瘫患儿中的诊治价值。方法 将60例脑瘫患儿接受运动疗法、高压氧、药物营养脑细胞等综合治疗前后进行脑电及核磁共振检查。结果 60例脑瘫患儿脑电图异常率为76.7%,其中痉挛型异常率为86%,徐动型异常率为22%,痉挛型异常率明显高于徐动型异常率(P<0.05)。42例综合治疗前后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均有显著改变(P<0.05)。60例脑瘫患儿核磁共振异常率为95%,但与42例脑瘫患儿综合治疗后核磁共振异常率95.2%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 ①脑电图与核磁共振均可为脑瘫患儿的早期诊断提供科学依据;②脑电图可作为脑瘫患儿短期综合治疗效果的评判指标之一,核磁共振则不能。

    关键词:脑性瘫痪;脑电图;核磁共振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导致儿童残疾的常见疾病之一,对儿童的身心发育和生括能力影响极大。早期的诊断和及时的积极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由于脑瘫的早期表现不典型,有时确诊时间较为困难,临床治疗效果不尽人意。脑电图EEG及头颅核磁MRI可以为脑瘫患儿提供客观的形态学诊断依据,有助于脑瘫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本文分析60脑瘫患儿脑电图及MRI资料,探讨二者对儿童脑瘫的诊治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实验组研究对象系2010年4月~10月大庆龙南医院收治的门诊及住院脑瘫患儿60例,年龄1~3岁。脑瘫诊断符合2006年长沙第二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议标准。所有患儿综合治疗前均进行脑电图及头颅核磁检查。其中42例行综合治疗(包括运动疗法、高压氧、药物营养脑细胞)症状改善后复查脑电图及头颅核磁。观察脑电图是否出现相关波形改变及所占比例,头颅核磁是否存在皮质-皮质下梗死、脑白质髓鞘形成延迟、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先天发育畸形及所占比例的变化。分析脑瘫患儿脑电及头颅核磁的改变有何相关性。其中早产儿34例,有窒息史16例,黄疸 10例。男36例,女24例。

    1.2方法全组病例治疗前作EEG描记。描记方法:按国际10/20安置头皮电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