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信息
编号:13683206
儿科护士职业倦怠调查与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4日 《医学信息》 201419
对策职业倦怠产生于长期的工作压力,表现为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退状态,直接导致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和个
     摘要:目的了解本市儿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与工作环境现状。方法对本市3所医院102名儿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马氏人际工作者倦怠量表、护士专业工作环境量表)。结果儿科护士情感耗竭处于高度倦怠,去人格化处于低度倦怠,个人无效感处于高度倦怠。对护士职业倦怠产生影响的工作环境主要因素有内部工作动机、对实践的控制、文化敏感性、团队合作。结论儿科护士职业倦怠水平偏高,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关键词:儿科;职业倦怠;调查;对策职业倦怠产生于长期的工作压力,表现为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退状态,直接导致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无效感。护士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有调查儿科护士职业倦怠感更高[1],儿科由于其患者的特殊性、护理的高风险性及长期工作超负荷,儿科护士离岗或更换职业者不在少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市三所医院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其中主任护师7名、副主任护师10名,主管护师28名,护师30名,护士27名。年龄在19~54岁.

    1.2 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三甲医院1所和二甲医院2所在儿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1.2.1 护士职业倦怠量表(MBI) 职业倦怠量表采用马氏人际工作者倦怠量表。量表共22条目。其中情绪耗竭(EE)9条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