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19
编号:13683399
精神病患者冲动行为的护理干预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4日 《医学信息》 201419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常表现起病缓慢,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精神患者冲动行为是精神分裂症常见临床表现,所谓的冲动行为是个体缺乏考虑的、草率地做一些不恰当的冒险行为,多与环境不相称、常常导致令人不愉快的结果,它包括外走、伤人毁物、自伤自杀等行为,近年来有关具有冲动行为的精神分裂患者对自身、他人和社会所造成伤害,甚至造成社会不稳定、引发严重社会治安问题常有报到。患者的冲动行为是精神科最常见症状之一,也是影响患者社会功能主要因素,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冲动行为,帮助精神病患者的恢复社会功能是我们精神科护理工作者多年来探讨、研究的课题。这样对我们精神科护理工作者提出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及时了解精神病患者冲动行为的原因,及时掌握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并及时采取护理干预,护理工作方能有的放矢,做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护理,也是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

    作者长期从事精神科重症护理工作,经常面对重症精神病患者,对患者的冲动行为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总结如下:

    1一般护理

    1.1评估患者的冲动可能性向家属了解患者发病的经过及病程中表现,病史中有无冲动行为;接触患者时注意患者的情绪是否稳定、是否合作、对住院治疗的态度;护理体检中注意有无外伤存在。通过对病情正确的评估,分析患者潜在的冲动可能性,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1.2首次接触患者时,要对患者态度和气、诚恳,用劝导性语言安慰患者,缓解患者的不安情绪,同时注意接触方式,掌握接触的技巧,接触时不要与患者发生语言冲撞。遇到患者表现异常如目光游离、情绪不稳、紧张、不安、高声辱骂、表情凶恶、敌对情绪等情况时,应适时采取干预措施如将患者置隔离病室,用语言稳定患者情绪,必要时给予保护约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3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