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19
编号:13683422
输血前检验应重视的几个问题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4日 欧阳忠生
交叉配血,标本,抗体1血液标本与正反定型问题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在输血前检验工作中,必须要加强每个环节的控制,一旦疏忽,很容易使输血检验结果准确性受到影响,若给患者所输血液和患者自身血型不相符合或者不相容,很容易引起迟发性或者急性的溶血性输血反应。鉴于此,为有效且安全地输血,下面笔者基于自身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与总结,就输血前检验应重视的几个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参考。

    关键词:输血;检验;交叉配血;标本;抗体1血液标本与正反定型问题

    1.1血液标本 在输血前检验工作中,首先应从输血源头抓起,在采集血液标本之前应对受血者的相关情况进行认真鉴别,严格按照输血技术的相关规范与要求来采集血样,对于资料不全的输血申请单,特别是缺乏相关医师签名、输血史或者妊娠史的申请应退回至临床科室,不可迁就[1]。在采集血样以后,应于离开患者前对采集日期,姓名等相关信息进行进一步核对,将贴有相应标签的血样标本和申请单一同由医护工作人员送到血库,同时双方应该确认且签字。血库技术工作人员于检验前应确认申请单资料和盛血试管(样本)标签是否一致,若对患者身份存有疑问,应重新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不可通过电话咨询以后私自修改,且献血者血样标本应在与血袋相连塑料管获得。原则上,血清以及血浆都可在输血前检验中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最好用血清,其原因为血浆中偶尔可能有细小纤维蛋白包裹红细胞凝块,和反应中的真凝集不容易区分,一些依靠补体才可发生反应的抗体,利用血浆难以检出,对此,在应用时尽量用血清。在配血中所用的这一标本最好为输血前3 d内所获得的,尽量于每一次输血前采集新鲜的血液标本。要注意的是因血清中游离Hb能够将抗体所引起的这种溶血现象遮蔽,因此不可用溶血血液标本[2-3]。此外,在每一次输血以后,献血者以及受血者血液标本应密封或者盖紧试管,其保存要求,见表1,一般情况于1℃~6℃下进行保存,便于在输血过程发生不良反应时复查[4-5]。

    1.2正反定型 在常规的ABO血型鉴定过程中,应包含正反定型,在血型鉴定中只有当正反定型的鉴定结果一致才可对ABO血型进行正确地判定,对于正反定型结果不符合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原因的查明。在血型鉴定工作中造成结果错误的因素有很多,一般分为两个因素,即人为因素与客观因素,在人为因素又包含以下内容:①细胞和血清比例不合理;②于操作过程中加错试剂或者样本;③试剂失效或者受到污染;④离心速度过度或不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