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19
编号:13683427
浅述梦的生理机制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4日 《医学信息》 201419
做梦,生理学机制,快速眼动睡眠自从有了人类,梦一直就是人类研究热点。在远古时代,人们往往把梦看成是神的旨意或鬼怪作祟。在
     摘要:睡眠与梦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人们从神经电生理学、外界刺激和体内生理变化等三个方面对梦进行研究。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初步探讨梦的生理机制。

    关键词:做梦;生理学机制;快速眼动睡眠自从有了人类,梦一直就是人类研究热点。在远古时代,人们往往把梦看成是神的旨意或鬼怪作祟。在古代欧洲和中东, 梦常常被认为是未来的征兆或是行动的导向。在我国古代也长期流传着所谓"真人无梦"、"圣人无梦"之说。

    现代心理和生理学已经证明,睡眠与梦是人类及许多动物共有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是它们生命活动的极其重要的一环。正常的梦不但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是维持人的正常生理心理活动所必须的[1]。研究梦的生理机制,对于深入探讨人类生命和本性,增进人们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1梦产生的原因

    梦是睡眠时大脑皮层部分细胞组成的"警戒点"的兴奋活动而引起的暂时联系。实验证明,睡眠时大脑皮层细胞产生一种弥漫性抑制,如果抑制扩散到大脑皮层各个区域则人处于熟睡状态,这时还没有梦。如果抑制发展不平衡,皮层上有些神经细胞抑制不深或者有抑制而处于兴奋状态的警戒点,梦就开始从这里产生。"警戒点"的神经细胞如果和言语细胞群建立暂时联系就会出现说梦话的现象,如果和运动细胞群建立暂时联系就会出现梦游的现象,如果和听觉细胞群建立暂时联系就会出现关于听觉的梦,即"警戒点"的兴奋和有关的神经细胞群建立联系就会出现相应的梦[2]。目前人们主要是从神经电生理学、外界刺激和体内生理变化等三个方面对梦的产生进行研究。

    1.1快速眼动睡眠与做梦195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克莱特门和阿塞林斯基报告了他们在实验室中观察睡眠者的眼活动时所做出的重大发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