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23
编号:13677370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1日 米瑛 龚建荣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调查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向我院精神科及内科、康复科的各22名在岗执业护士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包括Maslach倦怠量表(MBI-GS)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两大部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调查比较。结果 精神科护士情感枯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得分与内科、康复科相比较差异显著,精神科护士压力源主要来源于护理专业及工作、时间分配及工作量、工作环境及资源、患者护理4个方面。 结论 精神科护士面对多种压力源,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手段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维护其身心健康。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因素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健康观的改变,人们对医院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精神科护士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经常承受着社会的偏见与不理解,社会地位低,工作责任心重,工作环境中应激强度又高,还要承受着精神患者的突然威胁攻击以及患者家属的合作性较差等方面的精神压力,极易出现职业倦怠。这不仅影响护士的心身健康,还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也不利于护理队伍的稳定。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我院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与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精神科护士22人,男2人,女20人;年齡19~50岁,平均年龄(26.50±2.42)岁;护龄1~30年,平均护龄(5.87±1.52)年;中专8人占36.36%,大专10人占45.45%,本科4人占18.18%;初级职称17人占77.27%,中级职称3人占13.64%,高级职称2人占9.09%。同时选择我院内科护理人员和康复科护理人员各22人进行对照观察。3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护龄、学历和职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使用Maslach等[1]编制的职业倦怠量表(MBI-GS)进行问卷调查。该量表由3个维度(情感枯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共16个项目组成,情感枯竭维度总得分>15分属于高分,11~15分为中等,<11分属于低分;去人性化维度总得分>12分属于高分,8~12分为中等,<8分属于低分;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总得分>22分属于高分,18~22分为中等,<18分属于低分。②采用2000年某大学护理系改良、信度验证、目前国内流行认可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调查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该量表综合了国际公认流行的美国护理心理学家Grey-Toft与Anerson的护理工作压力量表和英国护理学家Wheeler及Riding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条目,通过了国情重新设计、验证,由5个部分共35个条目组成。包含护理专业及工作、时间分配及工作量、工作环境及资源、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5个方面的问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