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26
编号:13673574
开颅术后细菌性脑膜炎的防治策略(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2日 杜家钱 朱忠民 梁支兵 戴立国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讨开颅手术后并发细菌性脑膜炎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8年10月~2013年10月开颅手术后发生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术后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生率为3.6%,年龄大于50岁、手术时间大于4H、幕下部位手术、术后引流管留置超过3d、合并脑脊液漏以及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均较平均感染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年龄、手术时间、手术部位、引流管留置时间、脑脊液漏、开放性颅脑损伤是开颅术后并发细菌性脑膜炎的相关危险因素。避免脑脊液漏及长期留置颅内引流管,尽早联合使用敏感抗生素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感染; 开颅手术; 细菌培养

    开颅术后发生细菌性脑膜炎是神经外科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2%~4%,常有几种致病菌且多为广谱耐药菌,因此增加了治疗术后感染的难度,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我们对近5年来开颅手术后发生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相关的风险因素及治疗体会,以期降低术后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生率及提高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我科共进行颅脑手术359例。明确术后细菌性感染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3~72岁,平均41.7岁。其中颅脑损伤手术5例,开颅肿瘤切除2例,自发性脑内血肿清除4例,脑室内血肿清除+脑室外引流2例。所有病例均经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同时结合以下三点来确诊:①临床上有高热、头痛、颈项强直等颅内感染症状和体征;②脑脊液常规与生化检查中白细胞>0.1×109/L,其中多核白细胞>50%,脑脊液中葡萄糖<2.5mmol/L,氯化物<120mmol/L,蛋白定量>0.45g/L;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10.0×109/L,中性粒比>0.75;③有脑脊液漏等肯定的感染原因。

    1.2方法 确诊患者立即联合使用兼顾革兰氏阴性菌及阳性菌的广谱抗生素(如万古霉素,美罗培南等),药敏结果回报后调整为敏感抗生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