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26
编号:13673586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及诊治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2日 《医学信息》 201426
     摘要: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特点、生物学行为以及诊治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9例胃肠道间质瘤CD117,CD34,SMA、Desmin、NSE、S100等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29例胃肠道间质瘤CD117阳性表达26例占89.7%,CD34阳性表达21例,占72.4%。随访18例患者,有8例复发或死亡,其中NSE和(或)S100蛋白阳性表达6例。在潜在恶性和恶性患者CD117、CD34、SMA、NSE、S100等蛋白的表达与良性患者有明显差异,但Desmin的表达两者没有差异。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CD117及CD34是较特异的标记物。NSE、S100蛋白阳性表达者在判定恶性时需高度重视,应行根治性切除。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是一种免疫表型上表达CD117(ckit蛋白),遗传学上存在频发性ckit基因突变,具有特殊的组织学、免疫表型以及分子遗传学特点,并且在其生物学行为判断上具有一定难度和预后的不确定性[1]。本研究对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特征、生物学行为及治疗等方面作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病例29例,男17例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