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26
编号:13673590
分析出血性脑瘤卒中的临床与CT表现以获取早期诊断的依据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2日 李国新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通过临床表现和CT检查表现诊断出血性脑瘤卒中的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门诊2007年05月~2014年05月治疗的出血性脑瘤卒中患者36例。患者均在急性发作期入院进行初次CT检查,检查时间为发病时间后的2~24h。头颅CT发现可以病灶后待病情稳定可做增强扫描。本次研究采用西门子SOMATOM SPIRIT双排螺旋CT对患者进行头颅CT扫描。结果 血肿征象:阳性36例,阴性0例;肿瘤征象:阳性14例,阴性12例;病灶周围水肿程度分级:I级4例,II级7例,III级15例。结论 脑肿瘤出血性卒中,很容易被误诊为脑血管出血初中,在临床诊断中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当病灶区域存在大片水肿时,根据CT的扫描结果进行早期确诊。

    关键词:出血性脑卒中; CT表现;临床诊断

    出血性脑瘤卒中是脑部肿瘤在生长过程中突然发生出血,出血量小的患者无症状和临床体征,出血量大的患者常表现为急性颅内高压,或者原有神经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发生昏迷,临床中出血性脑瘤卒中常备误诊为脑血管病卒中或者脑外伤出血等,延误患者治疗[1]。脑肿瘤出血性卒中的发生机制时脑瘤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增大,导致大量结构不成熟的肿瘤血管生成,该血管的特点为血管壁较薄弱,收到歪理牵拉、扭曲册非常容易出血形成脑卒中[2]。脑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生长较为活跃,容易侵蚀脑周围组织。并且脑肿瘤的浸润、压迫邻近健康组织结构,使健康组织结构发生变形或是坏死,导致肿瘤血管再次被拉伸。肿瘤体积的不断增大压迫邻近回流血管,导致血流发生瘀滞,血管内压力增高。有的患者在放疗的过程中,引发脑肿瘤血管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引发出血[3]。早期及时诊断对于出血性脑肿瘤卒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和治疗时间,随着CT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血性脑肿瘤卒中的CT特点也十分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门诊2007年05月~2014年05月治疗的出血性脑瘤卒中患者36例,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在56~87岁之间,平均年龄63.5岁。30例患者临床症状为头疼、头晕、呕吐、感觉或运动障碍。3例患者表现为头昏、头疼病情加重。3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病史。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现仔细询问原有病史,并检查患者神经体征及临床症状。并根据患者发病方式对病例进行临床分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