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26
编号:13673591
多层螺旋CT技术在急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评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2日 曹会增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技术在急性肠梗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2年6月~2014年2月80例疑似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X线和多层螺旋CT技术对其进行诊断,根据手术病理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确诊76例,多层螺旋CT检出小肠梗阻53例(69.74%),检出结肠梗阻22例(28.95%),诊断符合率98.68%,X线检出小肠梗阻45例(59.21%),检出结肠梗阻17例(22.37%),诊断符合率81.58%,两组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显著(x2=12.5,P=0.0004);多层螺旋CT对梗阻程度和梗阻原因诊断准确率均显著好于X线(P<0.05);多层螺旋CT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8.67%、80.0%、80.0%和98.67%,上述指标均明显好于X线(P<0.05))。 结论 多层螺旋CT提高了急性肠梗阻部位、程度和原因的准确率,值得进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技术;急性肠梗阻;诊断价值

    急性肠梗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腹症,该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肠道机械性堵塞,相关报道指出该病占到了急腹症手术的20%[1],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影响。肠肿瘤、肠粘连、炎性病变、肠内疝等均是导致急性肠梗阻的常见因子,早期确定肠梗阻部位、程度和原因对该病的外科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检查方式为X线片,但该方式的空间分辨率较低,在病因检出中也存在着其自身的限制,逐渐满足不了临床治疗的要求[2]。多层螺旋CT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为快捷、无创、多元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在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中显示出其独特的有优势,本研究对多层螺旋CT技术在急性肠梗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了探讨,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2年6月~2014年2月80例疑似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症状包括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排气排便困难,其中男患42例,女患38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6.2±7.6)岁,80例患者经过手术和病理证实76例(95.0%)确诊为急性肠梗阻,小肠梗阻54例,结肠梗阻22例,梗阻原因包括:肠粘连43例,肿瘤22例,疝11例,经检查排除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免疫系统缺陷和精神障碍患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