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27
编号:13672501
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经验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9日 唐婉菲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诊治的心律失常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采用中医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心率情况和心功能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均得到明显的控制(P<0.05),且试验组的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 (P<0.05)。结论 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关键词:中医药;心律失常;方法;临床效果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尤其是多发于中老年群体[1],对老年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目前主要通过药物方式。而单纯的采用西药治疗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具有悠久的历史。本文旨在分析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方法和效果,特收集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诊治的78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组试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诊治的78例心律失常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试验组中有17例为男性,22例为女性,年龄19~85岁,平均年龄(58.56±10.11)岁,患者的病因包括:神经功能失调4例,冠心病22例,心肌病1例,风心病2例,心肌炎后遗症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例;对照组中有16例为男性,23例为女性,年龄18~86岁,平均年龄(57.44±10.09)岁,患者的病因包括:神经功能失调3例,冠心病21例,心肌病2例,风心病3例,心肌炎后遗症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因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包括扩血管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等药物,同时口服地高辛,0.125mg/次,1次/d;试验组采用中医药治疗,对快速型患者(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气短、苔薄白质暗红)采用"凉血养心、益气通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