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 患者拔牙与否的形态学研究(1)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 患者拔牙与否的形态学研究,Angle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头颅侧位片,模型测量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讨AngleⅡ类1分类错牙合 畸形患者矫治前拔牙与否的形态学差异。方法 选择临床获得满意疗效的恒牙早期120例Angle Ⅱ类1分类错牙合 畸形的病例,其中未拔牙组42例,拔牙组78例,对其矫治前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软硬组织和牙牙合 模型的回顾性比较研究。结果 两组矫治前形态学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①硬组织:SNB、ANB、NA-PA、Npg-FH、 Go-Pog、 Ptm-s、 FMIA 、U1-L1、 U1-Apgmm。②软组织:上唇厚度、下唇长度、颏唇沟厚度。③牙牙合 模型:上下颌拥挤度、Spee氏曲线曲度、覆盖、上颌中后段宽、下颌中后段宽、上颌中段长。结论 下颌的后缩程度、上前牙的突度 、上唇厚度及牙列的拥挤度是决定拔牙与否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AngleⅡ类1分类错牙合 ;畸形;头颅侧位片;模型测量
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多具有深覆牙合、深覆盖、牙列拥挤、ANB角过大、上下切牙过度唇倾等临床特点,矫治前决定是否拔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因此研究其拔牙与不拔牙矫治的形态学差异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Bishara[1]发现拔牙与否的形态学特征二者有所不同。本研究对安氏Ⅱ类1分类矫治成功病例的头影测量软硬组织项目和模型测量项目分别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以确定临床上该类患者拔牙与否的形态学差异,为临床中矫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人以往的研究中[2],利用PAR指数分析,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使用固定矫治器治疗结束的143名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 畸形矫治患者,按矫治等级结果的好坏分为3类:A类为变坏或无改善;B类为改善;C类极大改善。
本研究的对象为B、C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 畸形矫治患者,共120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