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肠息肉恶变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2)
第1页 |
参见附件。
3.3既往史 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大肠癌组的患者合并胆囊疾病的百分率较对照组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目前国内外有学者研究认为胆囊疾病、阑尾疾病与大肠息肉有一定相关性。有学者[10]研究发现胆囊切除后,由于失去胆囊对胆汁的贮存功能,肝脏持续分泌的胆汁酸进入肠道,导致肠肝循环加快,初级胆汁酸经肠道菌群解离、氧化和脱羟基作用,转化为次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石胆酸和脱氧胆酸)疏水性增加,通过被动扩散进入结肠上皮细胞,参与细胞增殖、凋亡和变异,促进肿瘤的形成。胆囊结石因颈部结石嵌顿或者胆囊萎缩已丧失浓缩和排泄胆汁的功能,其代谢机制与胆囊切除无差异。此外,胆囊结石患者常伴有反复发作的胆系感染,严重感染多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存在,会导致肠粘膜低灌注,以及可能再灌注损伤。这种损伤很可能会引起肠道粘膜细胞分子生物学改变,增加结肠癌发病率。
尽管目前多项研究已表明胆囊切除或者胆囊结石增加结肠癌发病危险,但仍有学者持有不同观点。不少学者认为胆囊结石或者胆囊切除不存在诱发结肠癌的因果关系,而是由于两者持有一致的发病因素,所以导致两者发病率同步增高,从而提高了两种疾病发生在同一患者概率的共同发病的平行关系。无论大肠癌及胆囊疾病共存的内在的机制究竟如何,临床医生在遇到有胆囊疾病病史的患者存在肠道症状时,应将其列为筛查的高危人群。
国外有关阑尾炎史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11]认为:阑尾是一个重要免疫器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