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信息
编号:13666159
门诊口腔护士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20日 《医学信息》 201433
职业损失去,防护措施
     摘要:探讨门诊口腔护士微生物,物理及化学性职业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结合本单位临床工作实际,就门诊口腔护士职业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防护措施,结果,生物感染性,化学损伤性,物理侵入性以及心理等因素,门诊口腔护士职业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所在,针对上述危险因素,提出加强安全管理,提高防护意识,遵守操作规程,预防职业暴露,加强健康教育,提供心里支持的防护措施,结论实施本文所提出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门诊口腔护士的职业损伤率。

    关键词:门诊口腔护士;职业损失去;危险因素;防护措施

    职业损伤是指在工作中因某些职业性危险因素所致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包括职业性危害因素导致的损失及与工作有关的疾病护士职业性危害及其防护已引起国内外同行的普通关注,特别是口腔科护士职业危害的防护,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须制定一整套包括组织,技术及医学措施的防护方案,同时护士的职业病登记和管理也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

    1 职业损失的原因及危害

    1.1、生物感染性危害因素[1] 引起口腔科护士临床的病原体很多,但目前最引人重视的是乙肝病毒(HB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口腔科人员因平时不戴手套,防护意识差,感染机率大,而防护措施好,并注射HBV疫苗者,HBV的感染发生率低,感染发生率随医务人员工作时间的长短及患者直接接触次数的多少而不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5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