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33
编号:13666284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与诊治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20日 黄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分析引起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诊治。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9年3月~2014年5月113例行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产后出血发生原因及诊治结果。结果 113例病例中有43例是由于宫缩乏力造成的,占38%,有41例是由于胎盘因素造成,占36%,17例是切口撕裂造成,占15%,还有其它原因如妊娠并发症与合并症、凝血功能障碍等。针对上述病因我院分别采取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含服米索前列醇片,静注缩宫素,子宫肌注催产素,子宫按摩,宫腔球囊止血、宫动脉结扎、缝合裂伤、切除子宫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出血。结论 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切口撕裂及应用宫缩剂、妊娠并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等。因此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对策,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剖宫产;产后出血;危险因素;防治

    剖宫产术现已成为解决难产、挽救孕产妇及胎儿生命的有效术式。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其产后并发症也一直不容人们忽视,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控制,会造成更严重的失血并发症,在孕产妇死亡率中占首位。因此,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所在医院2009年3月~2014年5月113例行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分析出血原因并探讨防治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我院自2009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255例,产后出血113例,发生率为9%。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27.65±3.51)岁,孕周38~41w,平均孕周(39.12±1.73)w,其中初产妇72例,经产妇41例,见表1。

    1.2诊断标准 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者为产后出血[1]。产科出血量的计算以容积法与称重法相结合。

    1.3治疗方法及结果 113例产后出血患者一旦发现出血应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宫缩乏力或血窦开放者,静脉滴注缩宫素、子宫体注射催产素、按摩子宫,给予沙袋、腹带包扎腹部,肛塞或舌下含服米索前列腺醇片以加强宫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