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33
编号:13665888
关于流产对细菌性阴道病产生的影响探索(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20日 俞菊珍
第1页

    参见附件。

     3.3关于本研究结果的分析 细菌性阴道病是孕期妇女比较容易感染的一种阴道疾病,其发病机理是若干种细菌导致的混合感染使得阴道正常生理环境发生病理性改变,尤其是阴道乳酸杆菌、厌氧菌群这二者在数量上的对比及其变化将会给该病症状的发展施加决定性的影响[11]。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的细菌性阴道病感染率为63.33%,对照组的细菌性阴道病感染率为10.00%,由此可见,相较中孕引产患者而言,自然流产患者更容易感染细菌性阴道病,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50%左右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不存在明显的临床症状而延误治疗,特别是孕妇,当有明显症状时,多发展为双重感染,如合并UU或者霉菌性阴道炎等。中孕引产患者以霉菌感染为主(20%),BV感染率相对较低(10%),且不存在双重感染。

    总而言之,自然流产以及中孕引产均会提高BV发生率,所以,应重视并落实健康宣教工作,让广大育龄妇女学会自我保护,降低非主观意愿妊娠流产几率,从而实现对BV的有效预防。

    参考文献:

    [1]范爱萍,薛凤霞.细菌性阴道病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09,03:221-224.

    [2]袁奔,樊尚荣.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0,09:1028-1030.

    [3]迟博,徐红.细菌性阴道病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0,07:1056-1058.

    [4]严冬霞,樊尚荣.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02:85-87.

    [5]梁旭东,魏丽惠.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治及相关问题[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0,03:165-168.

    [6]董佑焱.替硝唑与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0,14:143-144.

    [7]张蕊,隋静,徐龙强.阴道炎患者细菌性阴道病的快速检测及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02:166-167.

    [8]刘菲,纪巍.反复性自然流产患者细菌性阴道病及解脲支原体感染状况118例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1,01:52-54.

    [9]钟凌,李炎鑫,黄文芳.细菌性阴道病四联快速检测卡的临床应用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03:421-424.编辑/申磊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