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其它 > 黄疸
编号:13666146
阻塞性黄疸的临床B超诊断价值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20日 《医学信息》 201433
     摘要:目的 分析阻塞性黄疸的临床B超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到我院就诊的阻塞性黄疸患者57例,均采取B超诊断,分析其图像特征,并与术后病理诊断作对比,分析B超诊断符合率。结果 57例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均为阻塞性黄疸;B超诊断,阻塞性黄疸54例,准确率为94.7%;两种方法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B超诊断阻塞性黄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诊断符合率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可明确胆管阻塞部位,显示病灶,同时相应的结合临床,能够明显提高诊断准确性,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阻塞性黄疸;B超;诊断价值

    阻塞性黄疸是指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阻塞导致的黄疸,是临床常见病的体征,临床表现为脂肪泻、出血倾向、骨质疏松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阻塞性黄疸患者皮肤多呈暗黄或绿褐色,因血中有胆盐潴留,对皮肤神经末梢带来刺激,而出现搔痕。由于胆道阻塞,胆汁无法进入肠道而粪色变淡或呈陶土色[1],尿胆原减少或缺如。在胆道阻塞后,肠道内缺乏胆汁酸、胆固醇、脂溶性维生素等,均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特殊表现。目前在诊断阻塞性黄疸时,采用超声检查,能够明确显示梗阻部位、性质、肝胆内外胆管扩张及病变形 态[2],通过B超诊断,对此病的治疗及预后均产生一定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2年5月~2014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阻塞性黄疸患者中随机抽取57例患者,男32例,女25例;年龄20~70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4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