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33
编号:13666206
剖腹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对策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20日 谢敏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析剖腹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的选择来自于我院近期收治的进行剖宫产的产妇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造成剖腹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和常见原因,探讨临床针对出血原因的护理对策及护理效果。结果 产后<2h出血者38例,占76%,产后2h~24h出血者12例,占24%。24h内产后的出血量<1000ml的出血者有40例,占80%,24h内产后出血量在1000ml~2000ml的出血者有7例,占14%,24h内产后出血量在2000ml~3000ml的出血者有3例,占6%。临床上给予出血快、出血多者急救对症处理和有效护理干预,给予出血轻者给予常规止血和护理干预后,产妇均得到痊愈恢复,健康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分析剖宫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几大原因包括有产妇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中,宫缩乏力为比较多见的出血原因。结论 产妇宫缩乏力、胎盘损伤、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都会导致剖宫产后出血现象,剖宫产围术期给予积极的排查高危出血因素,针对原因实施具体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预防纠正危险因素,可以降低出血几率,提高生产安全性,保障产妇生命安全。

    关键词:剖腹产;产后出血;临床护理;对策研究

    产后出血在剖腹产手术中较为常见,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该并发症的发生相较于其他并发症有较高的危险性,因此,临床上对于此项研究也颇多。一般产后出血都较快,一般在2h以内,出血迅速,根据产妇不同身体状况出血量不同。如果临床上医生没有很好的给予急救对症治疗,护理人员没有及时科学的进行护理,则导致产妇死亡的几率极高[1]。相关文献曾研究,产妇大量出血会导致腺垂体功能减退,对生活有较大影响[2]。剖腹产出血率往往要高于正常阴道分娩,危险性较大。本次实验主要探讨剖腹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常见原因,并研究有效护理对策以降低产后出血概率,保障产妇生命安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的选择来自于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剖腹产产妇50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