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模式在研究生《运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讨PBL模式在研究生《运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分别对2010级、2011级选修《运动解剖学》硕士研究生进行随机分组,比较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 PBL教学模式在硕士研究生《运动解剖学》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结论 充分培养了研究生的组织协作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素质。
关键词:运动解剖学;PBL教学;教学效果
近年来,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已经在国内多数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教育中得到较广泛应用[1],但在研究生《运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研究生教育需要注重临床实践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仅依靠课堂基础教学会造成与临床实践的脱节。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将PBL教学模式引入《运动解剖学》研究生教学中,针对骨外科研究生及人体解剖学专业研究生探索一种新的医学教育模式。课题组通过对2010级、2011级选修《运动解剖学》的研究生中开展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探讨PBL教学模式的应用及其效果,为扩大研究生各学科PBL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级40名(对照班)、2011级48名(实验班)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均于第二学期选修硕士研究生课程《运动解剖学》,2010级研究生采用传统教学进行教学,2011级研究生每8名同学为一小组,共分6组,实施PBL教学。两年级均为同一老师授课、均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学生,持续时间均为48学时。
1.2方法 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理论讲授+标本操作;实验班采用PBL教学,具体步骤:①教师根据研究生《运动解剖学》教学大纲设计案例,案例教学目标与理论授课内容相互补充,基础与临床结合,包含学习目标、运动系统标本操作、具体临床应用及常见手术病例的手术方案;②小组同学制定学习计划,查阅收集资料;③小组讨论,查阅收集资料撰写相关科学论文、相关信息共享,分析标本操作中观察及常见外科手术入路的选择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