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35
编号:13663383
肠易激综合征的护理干预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3日 《医学信息》 201435
     摘要:总结了100例以腹痛、腹胀为主的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护理经验,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腹痛、腹胀护理及饮食护理,特别注意情绪与腹痛的关系,指导患者放松心情,经常做深呼吸、户外活动,对腹痛、腹胀进行热敷,改变体位和选用钙剂或颠茄片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同时使用谷氨酰胺胶囊和曲美布丁进行胃肠功能调节,并注意饮食调节,预防肠道感染,使100例患者均在2w内腹痛、腹胀得到缓解,5w后大多数患者痊愈。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护理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在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病变后不难诊断。本病比较常见,据调查有IBS症状者,欧美报道为10%~20%,我国北京和广州的报道分别是7.3%和5.6%,患者以中青年居多,50岁后首次发病少见,男女比例约1:2[1],脑力劳动者患病率高于体力劳动者,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它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基础,其特征是肠道壁无器质性疾病,但整个肠道对刺激的生理反应有过度和反常现象,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与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有时粪中带有大量粘液。本病症状发作与加重大多与情绪紧张有关,不良情绪因素刺激机体影响了植物神经功能,从而引起结肠和小肠的运动功能改变和分泌功能失调。现将我院消化内科两年来100例以腹痛、腹胀为主的IBS患者护理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5月~2014年5我院消化内科门诊确诊的IBS100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29±5)岁。该100例IBS患者以反复发作的脐周腹痛伴腹胀为主,大便性状无明显改变,腹痛常在排便前或夜间4~5点加重以致影响睡眠,大便有急迫感,排便后疼痛减轻,但仍感没排干净。腹胀以白天较为明显,睡眠后至第2d清晨起床腹胀减轻。部分患者曾被诊断为"阑尾炎"或"肠粘连"等,但对症治疗后症状无缓解。查生命体征无异常,消化道钡透、钡灌肠均无异常,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无明显异常,大便培养无异常细菌生长,腹痛、腹胀发作时偶尔伴有大便干燥或腹泻。观察发现这些患者大多数生活节奏感强、工作压力大,精神心理异常的出现率明显高于普通人,腹痛阈也较正常人低,故排除器质性病变,诊断为IBS。

    1.2方法 发作时用热袋热敷后腹痛、腹胀减轻,同时侧卧位可以减轻腹疼、腹胀。药物用颠茄片10mg,口服,1次/晚;谷氨酰胺2粒,饭前口服,3次/d;马来酸曲美布丁200mg,饭后口服,3次/d;10%葡萄糖酸钙1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3d。
, 百拇医药
    1.3临床疗效 100例IBS患者经以上方法治疗后72例痊愈,25例症状减轻,3例效果不佳。

    2护理措施

    2.1一般护理 严密观察IBS发病诱因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协助患者取适当的体位以减轻疼痛和腹胀,并利于患者休息,从而可减少疲劳感和体力消耗。观察有无精神心理异常表现,近期有无食用过敏性食物及肠道有无细菌感染史,注意腹痛、腹胀的性质、部位、时间、大便的性状和次数,腹痛、腹胀在排气、排便后能否缓解及应用解痉止痛药和调节胃肠道功能药是否症状减轻。嘱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忌食对胃肠道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2.2心理护理 现代生理学认为IBS患者的肠道对张力和多种刺激的敏感性增强,精神压力、焦虑可加重患者结肠扩张的疼痛感觉。医护人员应与家属配合解除患者思想顾虑,以同情、和蔼的态度向患者解释疾病的病因、治疗和预后,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争取早日康复。鼓励患者可经常性的放松心情,分散注意力,多做深呼吸运动,多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 http://www.100md.com
    2.3腹痛、腹胀护理 护士需密切观察腹痛的性质、程度及发作的时间。对于存在或反复出现的慢性疼痛均可造成患者精神紧张、情绪低落,又可能会疼痛加重。故有针对性地对IBS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有利于增强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2]。夜间尽量不要平卧,取侧卧位,以防肠管张力增强加重腹痛、腹胀;避免腹部受凉可加重腹痛、腹胀,嘱咐患者注意腹部保暖。对有明显焦虑和抑郁的患者,可加用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治疗,以缓解腹痛、腹胀。

    采取非药物缓解疼痛的办法,如①行为疗法:指导式想象,即回忆一些有趣的往事可分散对痛疼的注意力,深呼吸、音乐疗法、生物反馈等。②局部热疗法:对痛疼局部应用热敷包热敷,解除痉挛而达到止疼效果[2]。

    2.4饮食护理 治疗IBS的最好办法是合理饮食。以低脂肪、高蛋白、少渣、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生冷、油腻、多纤维、味道浓烈的刺激性食物[2]。对可疑不耐受的食物,如虾、蟹、牛奶、花生等尽量不吃;对胃肠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蒜、葱、芥末、酒等易过敏的食物尽量不吃;饮食应定量,不宜过饥过饱,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因无节制饮食而使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腹痛、腹胀。如咖啡、碳酸饮料、酒精以及豆类、甘蓝、苹果和葡萄等都可以成为产气的食物,以少饮、少食为宜。
, http://www.100md.com
    2.5药物护理 IBS患者使用马来酸曲美布丁和谷氨酰胺等药物只是一种辅助治疗,起调节胃肠功能和缓解症状的目的。对使用解痉药物的IBS患者应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口干、视力模糊、心动过速、小便不出等;对精神异常使用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的患者,因服药后易出现嗜睡、头晕,故嘱咐患者服药期间不能从事登高、开车等危险工作,以免摔伤;对老年人或有心血管病的人,可采取睡前服药以减少意外发生。

    2.6健康指导 100例IBS患者发病时大多伴有思想负担重、情绪紧张、烦躁焦虑、愤怒抑郁、生活压力大等因素。因此,保持乐观态度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尤其是学生和白领阶层要特别注意调整生活节奏,减轻学习和工作压力,缓解紧张情绪,以免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下降等消化不良症状;帮助患者找出引起本病的精神因素,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和情绪紊乱应进行有效疏导,以减轻紧张恐惧的心理负担,利于增强患者对痛疼的耐受性以减轻腹痛及腹胀,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对于以饮食为诱因的患者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以避免IBS的加重。
, http://www.100md.com
    3体会

    通过临床观察大多数IBS患者病情发作或加重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该病没有特效药物,药物治疗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护士应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告知患者健康的饮食与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治疗本病的基础,心理干预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426.

    [2]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200-201.

    编辑/孙杰, 百拇医药(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