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35
编号:13663384
糖尿病健康教育及非药物治疗护理干预的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3日 《医学信息》 201435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及非药物治疗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除药物治疗外,对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及饮食、运动、休息、心理给予护理干预,观察血糖控制情况及住院周期、住院满意率。结果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及非药物治疗护理干预后,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缩短住院周期及提高住院满意率。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糖尿病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精神压力增加等因素,糖尿病的发病率愈来愈高,以及居民医保、合作医疗政策的普及,糖尿病患者住院人数也愈来愈多。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一旦确诊为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进行药物和非药物治疗,而饮食、运动疗法是治疗糖尿病最基础的方法,需要患者长期坚持。由于对糖尿病认识不足、经济能力、工作、家庭等原因,患者常常有沉重的思想负担,甚至有心理障碍和抵抗治疗的表现,影响到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因此加强对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及非药物治疗护理指导、增强家庭支持、调整患者心理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4年3月住院的80例糖尿病患者,男45例,女35例,年龄29~76岁,平均49岁,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13例,冠心病4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例,周围神经病变14例。80例患者均为神清,生活能自理,并接受合理的药物治疗。

    2 健康教育方法

    由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24h内评估目前生活方式及糖尿病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包括吸烟、饮酒、饮食、运动、作息、心理状态以及工作、文化程度、家庭支持情况等。根据收集的信息,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住院期间饮食、运动、休息自己合理安排,护士每天评价并再指导。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饮食、运动、休息由护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具体的符合患者需求的饮食、运动休息计划,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给予个性化的心理指导,并取得家属的合作,使患者能够规律生活,有比较好的生活习惯,并能够自觉地参与糖尿病的防治[2]。具体操作如下。
, 百拇医药
    2.1饮食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糖尿病患者不仅要通过饮食控制血糖,而且要维持机体的正常营养需要,维持日常工作生活,因此,合理的饮食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护士在对患者教育过程中,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向患者介绍一些低糖无糖食物,讲解平衡膳食方法,进食与血糖的关系等,使其尽快转变对饮食治疗的态度,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不同需求,与患者一起制定食谱,三餐主食均由食堂统一在规定时间内配送,早餐07点、中餐12点、晚餐17点,辅食,如西红柿、黄瓜等可由其家人提供,患者根据需要适量食用。同时取得主治医生、家属及配餐员工的支持与配合。护士每天对患者的饮食情况进行询问、评价、再宣教、再修订,并实施必要的措施,防止患者不遵守饮食计划至其出院。

    2.2运动 运动可促使葡萄糖的摄取,减少身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从而降低血糖。而且科学的运动还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消除患者紧张情绪,调节机体免疫力,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责任护士依照患者的不同喜好和运动能力,与患者共同计划规律的运动,运动方式主要有慢跑、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中速步行、爬楼梯等,每天由1名护士负责带领患者进行锻炼,时间安排在早餐和晚餐后1h,即08点和18点左右,活动场所在住院部患者活动大厅,活动30min/次后即回到病房休息,接受其他治疗、护理。运动原则以自己感觉无不适、疲劳为宜,运动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运动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监测血糖,在患者出现呼吸费力、胸闷、头晕、头痛、面色苍白等症状时,立即停止运动,随时调整运动计划。在血糖控制不稳定或合并严重并发症时,不进行锻炼。
, 百拇医药
    2.3作息 规律的作息、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是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患者作息时间,护士对其加以约束,具体如下:每天06:00~06:30起床进行洗漱,07:00进餐,08:00、18:00参加集体锻炼,中餐后休息至少1h,21:00关灯休息。日间其他时间患者根据需要可随意进行适当活动,如看电视、散步、聊天、卧床休息等。

    2.4心理护理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医学模式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医疗护理工作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糖尿病是终身慢性疾病,所以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①患者入院以后,责任护士首先要全面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观察、与患者进行沟通、交谈,向其家属了解等方式,评估患者的实际心理健康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②紧张心理:有些患者因为缺乏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所以常常会有焦虑、精神高度紧张和恐惧的心理,而紧张的心理可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2]。鼓励患者把心里焦虑的事情、想不通的问题,向护理人员、床位医生进行交流,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应引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③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患者生活,以微笑姿态对待患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培养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④合理提供治疗信息,对住院过程中出现的病情变化、检查结果主动做科学的、保护性的解释,消除患者的顾虑;⑤病友座谈会,对少数治疗持消极态度的患者,在病区中找一些治疗效果好、心态积极、乐观的糖尿病患者,建议他们在一起进行沟通交流,以实例消除患者不良心理;⑥向患者耐心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对患者和家属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讲清楚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坚持科学合理的治疗,工作、生活可以向正常人一样,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最佳效果[3]。
, 百拇医药
    2.5建立有效的家庭支持系统 糖尿病需要长期终身治疗,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容易造成家属和患者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子女之间的矛盾。而家庭的理解、支持是糖尿病患者心理治疗的重要环节。①向家属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帮助家属建立一个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②嘱家属要理解患者,从身心健康、饮食起居等方面,协助和督促患者配合医护人员执行治疗方案,不要给患者施加压力;③讲解现在的医保政策,建议没有医保的患者,可以购买居民医保或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这样住院费用可以报销一部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3 结果

    3.1两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如下 观察组良好31例(77%),一般9例(23%),对照组良好11例(27%),一般29例(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治疗结果满意率。观察组:满意率33例(83%),一般7例(17%);对照组:满意率14例(35%),一般26例(65%)。
, 百拇医药
    3.3平均住院日 观察组9.5d,对照组14d。

    4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一旦确诊为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进行药物和非药物治疗。需要患者长期坚持,糖尿病患者通过宣教、查看资料等基本上都知道合理饮食、规律运动、休息及心理因素等对治疗糖尿病的意义,但大多数患者不能长期坚持,对饮食、运动治疗的依从性差。笔者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的饮食、运动、休息、心理、家庭支持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大大缩短了住院周期,节约了宝贵的医疗资源,住院患者满意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让患者真实体验了合理饮食、规律运动休息、积极乐观心态对治疗糖尿病的好处,提高了糖尿病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0.

    [2]戴霞,梁榕.糖尿病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699.

    [3]宋培玲.老年糖尿病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7(2):209.

    编辑/哈涛, 百拇医药(韩扣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