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35
编号:13663392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3日 《医学信息》 201435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和临床特点,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方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并且发生夜间低血糖的1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对其发生低血糖的症状、特点、发病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制定了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 以上11例老年患者经救治,症状迅速得到缓解,无1例出现不良事件。结论 夜间加强巡视,注意观察病情改变,教会患者及时识别低血糖反应可有效预防夜间低血糖的发生,降低危险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低血糖;预防;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糖尿病为首的慢性内分泌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或者靶细胞对机体胰岛素反应迟钝所致的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因目前没有特效治愈方法,临床上主要通过控制血糖延缓疾病发展[1]。如何预防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发生成为临床备受关注话题。针对此问题,特进行了如下研究,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并且发生夜间低血糖的1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7例,女患者4例,年龄在61~84岁,平均为(73.17±2.33)岁,以上全部患者经相关临床检查均明确诊断为糖尿病,病程2~42年,平均为(148.59±2.67)年。其中3例合并有糖尿病肾病、7例合并有高血压、1例合并有冠心病。

    1.2 临床表现 4例患者自觉心慌、无力、烦躁,观察患者面色苍白,震颤、大汗淋漓。5例表现为反应迟钝、表情淡漠、语言表达不清,四肢乏力,甚至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表现;2例患者无自觉症状,夜间监测血糖时发现数值过低。测血糖,以上全部患者值在2.8~3.9。以上全部患者发现后,立即给予甜食如点心、糖果、高浓度葡萄糖液口服,经处理,全部患者均恢复正常,未发生不良事件。

    1.3诱因分析 4例患者因口服降糖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后进食不足所致;1例因口服降糖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后剧烈运动所致;3例因调整降糖药物用量所致;2例因使用降糖药物过量所致,1例原因尚不明确。
, 百拇医药
    2方法

    2.1紧急处理方法

    2.1.1低血糖反应较轻,意识仍清醒者,主要通过口服糖类制剂提高血糖。发现后,给其20g糖类制品,如糖块、葡萄糖等,并随时监测血糖改变,一般为10min/次,若血糖仍不达3.9mmol/L,继续口服葡萄糖15g,直至病情缓解。

    2.1.2血糖过低,出现意识障碍时,应以迅速提高血糖浓度为主。主要措施为静脉注射20ml50%的葡萄糖或肌肉注射0.5~1.0mg胰高血糖素,并随时监测血糖,若处理后血糖值仍不达3.0mmol/L,继续静推50%的葡萄糖60ml,直至血糖升高。患者意识恢复后,仍需监测48h,无异常情况方可停止。

    2.2预防措施和护理。

    2.2.1加强夜间巡视,及时识别问题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尤其注意夜间巡视,观察其活动情况和神志反应。老年患者因感觉功能减退,部分患者不能及时感知病情变化,在无警觉的状态下出现昏迷或诱发心梗。因此,护理人员应详细观察患者反应,尤其是血糖不易控制患者,孤寡老人等,必要时增加夜间血糖测量次数[3]。
, 百拇医药
    2.2.2加强睡前血糖监测,适当放宽血糖控制范围。睡前进行血糖监测,了解当前血糖水平,可为是否加餐或继续降糖提供依据,为临床用药调整提供指导。有研究称,若睡前血糖低于6mmol/L,患者易发生夜间低血糖。因老年血糖调节机制随着年龄增长反应迟钝,因此,平日使用降糖药物时不宜将血糖将至正常低值,一旦出现低血糖反应时,不易调节[4]。

    2.2.3做好用药护理,加强健康宣教 指导患者正确遵医嘱用药,掌握用药剂量、用药途径、注意事项等,保证药物正常发挥疗效。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呼叫医务人员。另外,告知家属准备一些甜食,以备不时之需。教会患者正确使用血糖监测仪,加强日常自身监测。

    2.2.4重点观察 护理人员应尤其注意老年糖尿病患者,注意收集血糖监测结果,日常活动、饮食情况,是否合并其他易引发低血糖的疾病,如消化功能不全、肾功能受损等。护理人员更换班次时,注意此类人群的交接工作,严防工作疏忽造成的不良后果。
, 百拇医药
    3讨论

    糖尿病作为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居高不下,并呈上升趋势发展。因血糖水平主要靠饮食和药物控制,其稳定与否和外界控制因素直接相关,一旦控制失衡,极易发生低血糖。老年人作为患病人群中的特殊组成部分,其年龄较大,器官组织功能减退,食物消化能力、药物代谢能力均受明显下降,这就给降糖药物正常发挥作用造成了阻碍。此外,老年人认知能力、记忆能力不足,对药物用量、方法掌握不够充分,用药不足或用药过量均不利于血糖调节,这也是低血糖发生的重要原因。老年患者多合并其他疾病,在其他疾病用药可能对血糖水平造成一定影响,这对血糖控制也有一定负面影响作用。针对以上原因,护理人员应更加提高警惕,重点关注、加强了解、时刻监测,将老年患者的血糖值控制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防止意外事件突然发生。

    综上:夜间加强巡视,注意观察病情改变,教会患者及时识别低血糖反应可有效预防夜间低血糖的发生,降低危险事件发生率[2]。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李弧香,张玲,罗再萍.老年糖尿病夜闻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327-328.

    [2]荣瑞英.老年糖尿病夜问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3,26(6):446-447.

    [3]王慧芹,康小可.老年糖尿痛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07):80-81.

    [4]赵庆枝.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3,26(10):297-298.

    编辑/孙杰, 百拇医药(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