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35
编号:13663503
扁桃体术后出血患者的因素分析和对策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3日 《医学信息》 201435
     摘要:目的 探讨扁桃体术后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扁桃体切除患者45例进行分析,寻找术后的出血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在45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出现术后出血情况,采取措施进行及时止血后,所有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对于扁桃体手术患者而言,面对术后出血应该及时寻找出血原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从而有效的控制出血,促使患者早入康复。

    关键词:扁桃体出血;原因分析;止血对策;临床效果

    切除扁桃体,是耳鼻咽喉科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术,而术后出血则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扁桃体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其显著的特点是快速准确、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的恢复时间短、疼痛较轻[1]。提高术后的护理质量,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出血的概率,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扁桃体切除患者45例进行分析,对其中16例术后出血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于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扁桃体剥离术45例。术后出血患者16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龄在11~54岁,平均年龄(28.5±2.4)岁。病情:扁桃体角化症2例,慢性扁桃体炎症5例,扁桃体肥大所致呼吸障碍4例,合并其它慢性疾病5例。病史:糖尿病2例,高血压2例,慢性肝病1例。出血时间:术后6h内10例,术后2~3d2例,术后7d内4例。出血量:500~800ml3例,100~500ml3例,100ml以下10例。

    1.2方法 2例患者服用镇静止痛药,对创口进行连续压迫;5例患者使用双极电凝进行止血;1例患者对出血创面进行缝合止血;8例患者在使用止血棉球的基础上,在静脉注射止血针剂。

    1.3出血原因分析

    1.3.1患者隐瞒病史 患者对于手术治疗比较急迫,因此会隐瞒病史。部分患者是在其他方式的体检中的得知扁桃体的肥大情况,他们特别希望能够尽快实施手术,从而顺利通过体检。因此,医生向他们询问详细的病情时,患者会刻意隐瞒近期的发热或咳嗽情况。在本次研究中,有4例患者在手术前的10d内有发热、咳嗽病史,因为隐瞒而在术后6h内导致出血。
, 百拇医药
    1.3.2患者伴有慢性疾病 ①患者如果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会增加全身的血管脆性,使微血管发生病变,于是伤口自行愈合的速度会减慢,愈合时间就会延长,从而致使术后出血。本次研究中有2例患者患有糖尿病,病程长达10年,在术后的7d发生出血情况;②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在长期服用降压药、阿司匹林之后,也会增加出血的几率。因为降压药对血管有扩张作用;阿司匹林会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作用,从而使出血时间延长;若服用剂量较大,会抑制凝血酶原的合成,导致产生出血倾向。本次研究中2例高血压患者在术后3d出现出血;③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会使肝合成凝血因子的数量减少,从而使毛细血管的脆性有所增加,引发术后出血。本次研究中1例慢性肝病患者在手术2d后伤口出血。

    1.3.3护理措施没做好 ①在手术完成之后,由于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工作做的不到位,导致患者的咽部活动过度,比如饮食中吞咽或咳嗽等;②由于不注意口腔的清洁问题,会使咽部由于感染而导致出血;③在手术完成的15d以内,进食比较粗硬的食物也会引发创面出血。本次研究中,有1例患者因为术后7d吃苹果导致创面出血。
, http://www.100md.com
    1.3.4手术操作不规范 本次研究中,由于医师手术操作不规范引起的出血有6例,其中创面止血不彻底3例,扁桃体残留3例。在手术完成的6h内,患者没有慢性疾病或者异常的化验报告,就可能因为以下因素而出血:①对患者进行麻醉时,盐酸肾上腺素的使用过量,虽然会使手术中的出血减少,但是会导致血管的反跳扩张,从而增加了术后的出血率;②在手术进行过程中使用锐器对包膜外肌肉造成了误伤,从而使肌纤维断裂,或者舌扁桃体损伤;③扁桃体组织有所残留,阻碍了正常的血管收缩。

    1.3.5其它原因 手术中患者由于耐受性差,导致与医师的配合不佳。另外,研究表明,肌体纤溶性增高,也会导致术后出血。

    2 结果

    16例术后出血患者,通过采取及时的止血措施,出血情况得到有效控制。最终,45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

    3 讨论
, 百拇医药
    3.1扁桃体手术 对于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而言,扁桃体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与此同时,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就是出血,一般概率为2%~8%[2]。对于此,医务人员应该了解手术的适应症,对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和健康教育,在术后进行密切的观察,同时给予疼痛护理方案,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术后出血率,增加患者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3.2术后出血处理对策

    3.2.1进行认知宣教 如果患者对于手术治疗比较急迫,应该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扁桃体手术的相关知识,从而改变对手术的轻视态度。讲解内容包括以下几点:①了解扁桃体的血液供应,掌握血供的丰富性;②患者在术前有扁桃体的发炎情况,或者咳嗽、感冒,都会导致术后创面血管不能正常恢复,由于收缩性下降导致出血;③术前扁桃体和周边组织的粘连性过重,会导致创面大,同时损伤了正常的组织,易出现出血量大、出血时间长的情况[3]。

    3.2.2重视术前检查 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而言,要在手术之前详细询问疾病史,进行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检测,同时要做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心脏彩超等,从而将慢性疾病排除。糖尿病患者,要指导其科学饮食、适量运动,将血糖降至正常范围再开展手术;高血压患者在术前1w停止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避免术中出血;慢性肝病患者,保持平静的心理,术前补充维生素K1,采取肌内注射的方式进行。这样做,能够解决凝血因子合成障碍或异常引发的出血情况。本次研究中,1例慢性肝病患者术前肝功能检测基本正常,但术后2d出血。
, 百拇医药
    3.2.3术后仔细观察 患者手术完成后,最初的6h对病情进行观察十分重要。对此,应该在患者的床位旁边准备好吸引器、压舌板等器械,同时嘱咐患者不要用力咳嗽,尽量安静休息,还要少说话[4]。患者的颈部可以采取冷敷措施,为患者提供可供吐分泌物的弯盘,对分泌物的情况进行观察,如果血性液过多则可能出现创面出血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检查处理。还要对患者的口腔清洁进行指导,饮食后首先使用冷开水进行漱口,然后使用漱口液(浓度为0.1%)含在口腔里1~2min,避免因为感染引发出血。

    3.2.4预见性护理措施 医师在操作中由于动作不规范、不熟练造成的出血,护理人员要了解其中的原因,比如:肾上腺素药液的剂量使用过多;手术操作力度大导致组织撕裂伤;扁桃体的切除不够完整等[5]。护理人员应该了解每一位操作医师的熟练程度,对于操作经验不够丰富的医师而言,要加强警觉性,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举例来说,手术完成后,主动向医师了解手术的操作情况、出血量的多少,然后进行密切的观察,一旦出现出血前兆,及时采取急救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 http://www.100md.com
    综上所述,对于扁桃体手术患者而言,面对术后出血应该及时寻找出血原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从而有效的控制出血,促使患者早入康复。

    参考文献:

    [1]黄佩云,吴丰果. 扁桃体术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2011,33(16):63-64.

    [2]董建良. 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12,01(09):179-180.

    [3]陈向军,余滋中,付彦乔. 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J]. 郧阳医学院学报,2012,06(29):351-352.

    [4]张静,江文霞. 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临床分析与护理[J]. 中国医药科学,2013,03(17):132-133.

    [5]王政涛. 扁桃体摘除术后出血原因分析与治疗探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8(11):44-45. 编辑/哈涛, http://www.100md.com(刘巨红 王兆红 于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