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52
编号:13653612
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原位二次插管手术方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5日 《医学信息》 20152
     摘要:目的 应用双腔带涤纶环导管进行血透的患者需要更换导管进行二次插管时探索原位再插管手术方法。方法 在我科20例需要拔除导管再次插入导管的患者应用新的手术方法即把导管从涤纶环处剪断,将钢丝沿体内段管腔导入,退出体内段的导管,然后把新导管经钢丝插入,退出钢丝,涤纶环缝合于皮下固定。结果 20例患者应用此种手术方法均成功地在原位进行导管更换, 成功率100%。术后伤口无感染和首次插管相关并发症。结论 本手术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另外再找血管,并且不需要使用扩管器;保护了患者有限的血管资源,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血液透析;二次插管;手术方法研究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建立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血透患者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血管通路临床上目前常用的有两种方法:造瘘和插管[1]。内瘘使用方便、感染率低、血流量大,而被广泛使用。但在患者因血管条件差,不能造瘘或造瘘不成功,或心功不全的情况下,必须选择插管。对于需要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则需要选择带有涤纶环的双腔导管。上世纪80年我国开始将带有涤纶环的长期导管应用于血液透析,其特点是保留时间长,感染率低[2]。但是在导管使用一段时间后,可出现导管不通、涤纶环从皮下隧道脱出、导管头破损,从而需要给患者拨除导管。

    我科对于需要拔除导管再插入导管的患者尝试新的手术方法把原有导管分二段取出,原位插入新导管,手术获得成功。手术后患者伤口未出现感染,血细菌学培养阴性,说明本手术方法可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现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60例,使用内瘘血透的患者126例;应用美国Kendall公司生产的双腔带涤纶环导管作为透析通路的患者34例,占21%。需要拨除导管再插入导管的患者20例,男6例,女14例,年龄25~85岁。拨除导管的原因:涤纶套脱出6例、导管头破损8例、导管常溶栓后不通5例、血流量达不到要求1例。

    1.2手术方法 患者平卧于手术床上,肩部垫枕,头向左偏,右锁骨部及颈部皮肤用碘伏常规消毒。术者带无菌手套、穿手术衣;打开手术包,患者手术部位铺孔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术者用手触摸到患者皮下涤纶套后,用手术刀在涤纶套处切开皮肤,用手术钳把涤纶套从皮下分离出来。术者用两把止血钳,一把夹住涤纶套的外侧段、一把夹住内侧段;用手术剪在涤纶套处剪断导管,术者用手提起内侧段导管的钳子,暴露导管腔,将钢丝从管腔导入,退出内侧段导管,将新的导管沿钢丝插入血管,退出钢丝。导管腔用肝素盐水封管、其涤纶套缝合于皮下组织,伤口局部再次用碘伏消毒,用无菌纱布覆盖。手术图片见图1~5。

    2结果

    20例应用双腔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因导管不通或导管头破损,导管涤纶套从皮下隧道脱出,不能继续应用。我们应用分二段取出导管的手术方法,在原位再插入新的导管,皆获得成功,成功率100%。术后伤口未出现感染、血细菌学培养阴性,无首次插管相关并发症。

    3讨论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能否进行的重要保证,血管通路有内瘘、双腔导管、人造血管,人造血管临床应用较少[3]。近年来应用长期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日益增多;双腔带涤纶环导管由于留置的时间长,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导管栓塞不通,导管头破损、涤纶套从皮下隧道脱出;导管感染等。对于导管栓塞可通过尿激酶溶栓能够再通,亦有血流量达不到要求的可能。导管感染,一般通过应用抗生素封管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治愈,很少需要拨除导管的患者。如果导管不通、涤纶环脱出、导管头破损,则需要拨除导管再找血管置入[4]。我们对于需要拨除导管的患者,应用分二段取出导管的手术方法,导管的体外段是属于污染有菌的,体内段是属于无菌的,在体内段未取出前,把钢丝通过导管腔缓慢放入后,再取出体内段导管;然后经引导钢丝插入新的导管入血管,且不需要使用扩管器,将涤纶环缝合于皮下组织。本手术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再找血管置入,减少患者的痛苦,保护了患者有限的血管资源,术后患者未出现伤口感染,血细菌学培养阴性;插管常见的并发症有:皮下渗血或血肿、气胸、血胸或血气胸[5]。笔者认为分二段取出导管手术方法操作安全可靠,不会出现患者首次插管的相关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叶朝阳,戴兵.更新版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中国血液净化,2009,8(6):331-334.

    [2]沙国柱,季大玺.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及其并发症[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7,6(1):68-72.

    [3]王质刚.血液净化学 [M].3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0-130.

    [4]王笑云.慢性血管通路并发症[J].中国血液净化,2007,6(7):352-355.

    [5]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M].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0-33.编辑/孙杰, http://www.100md.com(孙智梅 邹正平 李名波 李冬 袁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