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莲花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2)
多元回归结果显示年龄的增加、慢性病的存在、经济收入水平低下、独居、主观感受的支持度低下是生活质量降低的主要因素(P<0.05),见表3。3 讨论
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医疗模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生活质量又被称为生命质量, 正是在新的医疗模式下产生的一种作为健康评价的技术指标。我们本次研究采用了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评价空巢老人生活质量。SF-36量表已在国内使用多年,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健康状况,既能作为结果测量又能作为临床试验的对照变量,还能作为卫生服务质量的指标。SF-36的信度、效度和敏感性等已得到有效验证[6]。
本研究结果显示空巢老人SF-36总分为(64.19±11.22)分,与70分低分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空巢老人生活质量较差,与既往报道一致[7]。本研究进一步将SF-36各纬度与国内常模相比较结果显示空巢老人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低于国内一般人群,反映出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生活自理能力逐步下降,生理功能逐渐衰退,而且伴随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空巢老人容易发生一种普遍的的心理危机-"空巢综合征",常表现为孤独、惆怅、抑郁等不良情绪。 空巢综合征属于精神疾病分类中"适应障碍"的一种,可导致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的紊乱及失调,诱发抵抗力下降、躯体疾患及心理障碍,最终会影响身心健康导致生活质量低下[8]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6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