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59
编号:13648404
江门市新会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的调查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5日 《医学信息》 20159
     摘要:目的 分析江门市新会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与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3年新会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结果 2009年~2013年监测上报为35263例活产数,146例婴儿死亡,死亡率为4.14‰;87例新生儿死亡,死亡率2.47‰;203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死亡率为5.77‰。5岁以下儿童死因主要为先天畸形、早产低体重、意外事故。新生儿死因主要为早产低体重、先天畸形、出生窒息、肺炎。结论 降低婴儿尤其是新生儿死亡率,特别是降低出生后7d内死亡,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调查研究

    婴儿死亡率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和国家人群健康水平主要指标[1,2]。为了解本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以及变化趋势,分析儿童死亡的影响因素以及原因,为预防保健措施提供参考,本文回顾性分析从2009年~2013年江门市新会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新会区从2008年10月~2013年9月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补漏调查以及儿童死亡监测报表,并做好死亡报告的管理、登记、复核以及收集工作。每月医院需要进行查漏工作。每年度儿童死亡情况统计主要包含上一年度第四季度以及本年度一、二、三季度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研究对象为孕周满28w,在娩出后存在随意肌缩动、脐带搏动、呼吸、心跳四项体征之一的活产儿,随后发生死亡5岁以下儿童。

    1.2方法 监测参照《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根据国际疾病分类进行死因分类。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使用SPSS 13.0 软件,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百分数表示,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 我区2009年~2013年监测上报为35263例活产数,87例新生儿死亡,死亡率2.47‰;146例婴儿死亡,死亡率为4.65‰; 203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死亡率为5.77‰。新生儿死亡率近五年来呈下降趋势,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59.59%, 其中7d内共死亡43例,占新生儿死亡总数的49.43%,1d内共死亡10例,占新生儿死亡总数的11.49%,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71.92%。

    2.2 5岁以下儿童死因 新生儿死因前四位是早产低体重儿、先天畸形、出生窒息、肺炎;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四位分别是先天性畸形、早产低出生体重、意外事故、肺炎。随着年龄的增长意外事故死亡越来越明显。

    3 讨论

    3.1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析 在《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在儿童环境保护、法律保护、教育以及健康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将儿童健康放在重要位置[3,4]。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儿童保健工作所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我区对比5年内婴儿死亡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这说明5年内婴儿死亡率没有明显的变化,呈现为平稳发展。新生儿死亡率近五年来共死亡87例,平均2.47‰,呈下降趋势(P<0.05)。5岁以下儿童死亡203例,死亡率5.77‰,5年来死亡率有下降有明显意义(P<0.05)。体现我区加强乡镇卫生院产科技能培训、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是分不开的;另外,合理分配卫生资源,增加农村妇幼经费投入,改善农村医疗条件,严格执行全区范围内农村合作医疗和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并且提高住院分娩率等相关措施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早期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50%,因此我们要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主要降低婴儿死亡率,特别是降低7d内死亡率,降低1d内死亡。

    3.2 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原因 保护儿童健康,降低儿童死亡率,属于全球性目标。虽然世界各国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婴幼儿死亡率,改善儿童健康,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有很多儿童死于可防治疾病。造成新生儿死亡的首位原因为低体重儿与早产,相关研究显示,出生体重与胎龄是婴儿生活能力与成熟度的标志,出生体重低、胎龄较小,其死亡危险性也随之升高。孕期需要加强保健,普及相关保健知识,展开家庭监护,确保孕期营养充足,注重孕妇心理状态;提升产检质量,对于高危孕妇要及时诊断与干预,对其加强管理,预防孕期合并症与并发症。

    先天性畸形也是引起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因素,最近几年以来,呈现上升趋势。先天性畸形是由于多种因素所造成的。因此,需要采取遗传咨询、孕期保健、孕前保健以及婚前检查等措施,避免新生儿发生缺陷;对于高风险孕妇加强产前诊断与产前检查工作;做好新生儿筛查工作,及时诊断与治疗新生儿缺陷,为患儿以及患儿家属提供社会支持与心理支持。

    出生窒息仍是新生儿死亡主要死因,其发生率受产科诊疗水平的影响,推广新生儿抢救技术、提升住院分娩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新生儿死亡率。需对相关人员加强培训,儿科医生需要与产科医生相互配合,这能降低发生窒息概率,提高新生儿成功抢救概率。

    儿童死亡监测报告中显示,不管是哪一地区,意外死亡发生率均较高。其中儿童意外死亡主要以意外窒息与溺水为主。可以通过安全防范知识讲座,提升家长日常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对于危险地区要做好防护措施,提升儿童入学率,对于散居儿童加强管理。

    参考文献:

    [1]张睿,刘倩,陈志辽,等.广州市育龄女性对出生缺陷的认知和态度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2,1(01):187-189.

    [2]王巍,倪锡莲,冯宁,等.1999-2008年吉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6(03):120-129.

    [3]殷刚柱,傅苏林,邵子瑜,等.合肥市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06(12):144-146.

    [4]牟淑双.2006年至2008年阜新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J].中外医疗,2011,09(11):122-125.

    编辑/成森, http://www.100md.com(聂颖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