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511
编号:13647368
酶联免疫试验与免疫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的结果比较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9日 《医学信息》 201511
     摘要: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试验和免疫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试验为实验组、免疫比浊法为对照组:实验组(n=352),对照组(n=352),分别检测我院住院患者和门诊就诊者的类风湿因子,对阳性检出率采用SPSS 18.0 χ2检验进行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RF阳性分别为134例占38.06%,85例占24.14%;其中,经过临床诊断有131例被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这13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实验组:检出RF阳性126例,检出率96.18%。对照组:检出RF阳性83例,检出率63.36%。酶联免疫试验检出率明显优于免疫比浊法,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两种检验方法相关性良好,酶联免疫试验检测类风湿性因子结果的诊断价值比免疫比浊法要高,方法简便,敏感性优于免疫比浊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类风湿因子;检测;酶免疫试验;免疫比浊法

    类风湿因子(RF)是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一个重要实验室指标,检测方法有很多,主要有免疫比浊法、放射免疫法、乳胶凝集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随着检验技术改进和水平的提高,有很多实验室都采用了仪器法替代了敏感性差的手工定性和半定量方法,目前酶联免疫吸附法就是准确又便捷的方法之一。本文就介绍采用两种方法(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实验)同时检测实验标本的类风湿因子结果,并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提高类风湿因子的检出率,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提供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6月我院门诊与住院患者352例,女259例,男93例,年龄17~90岁。其中RA 131例,在不依赖于RF检测结果的情况下,全部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1],见表1。

    1.2检测方法

    1.2.1酶联免疫试验(实验组) 酶联免疫试验采用深圳亚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Union全自动酶免疫仪检测,试剂、标准品、质控采用深圳亚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酶免法试剂盒。在仪器在控状态下分别测定待检标本RFIgA、IgG、IgM,任意一项结果为阳性的标本归为酶免法为阳性。诊断标准:RFIgA>25 IU/ml为阳性,RFIgG>30 IU/ml为阳性,RFIgM>15 IU/ml为阳性。

    1.2.2免疫比浊法(对照组) 免疫比浊法采用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的的BECKMAN CoulTER IMMAGE800特定蛋白仪检测,采用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试剂、标准品、质控。在仪器在控状态下测定待检标本的总抗RF。诊断标准:RF>20 U/L为阳性。

    1.3统计学处理 观察两组数据进行结果比较,所有资料应用SPSS 18.0统计分析,组间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52例标本用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见表2;131例RA患者用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见表3。

    3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作为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全球发病率约 1%左右,而中国患病率达 0.3%左右,若治疗不及时,易导致进展为关节畸形,严重影响着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2]。但由于类风湿关节炎缺乏早期典型症状,故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有研究发现,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第 1 年内,可作为一个治疗窗,于此期间可逆转关节滑膜炎症,若强化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给予相关药物,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现阶段,类风湿关节炎现行诊断指标主要以临床表现、RF 等检测为准。研究发现,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较好,在60%~80%,但特异性较差[3-4]。因此,我们应采用敏感性高的方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使得能够及早诊断,尽早治疗。RF是一类针对人或动物体内变性IgG的自身抗体,不与正常IgG凝集,常出现于RA患者血清中。RF包括IgM、IgG、lgA和IgE四种类型,其中以IgM型为主[5]。RF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故而研究提高RF检出率的实验方法极为必要。本统计中,酶联免疫试验和免疫比浊法检测131例RA患者的RF检出率分别96.18%和63.36%,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种方法比较有显著差异,酶联免疫试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免疫比浊法。酶联免疫试验可检出不同Ig类型的RF,在酶标记抗体时,可分别标记IgM、IgG或IgA;而免疫比浊法只标记IgM-RF抗体,检测方法具有局限性,所以酶联免疫试验检测RF重复性好,检测率高于免疫比浊法;而且酶联免疫试验法试剂稳定,敏感性好,不需特殊仪器设备,适于基层医院推广运用,目前是临床检测RF的优选方法[6]。其实,许多血清中存在变性免疫球蛋白(IgG),并能产生抗变性免疫球蛋白(IgG)自身抗体的人,在其病灶或血清中均能检测出类风湿因子,这充分说明类风湿因子并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自身抗体。但是早期的血清学标志可以显示类风湿因子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诊断标准之一,实验研究表明用酶免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类风湿因子,其结果显示均有一定数量的患者没有检出阳性,这说明与类风湿因子的类型有关。因此,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对类风湿因子进行分型检测可以提高检出率,本文中采用酶联免疫实验对类风湿因子进行分型检测,其检出率96.18%,明显高于免疫比浊法检测率63.36%。同时,在类风湿因子检测的过程中得到的结果应该同临床实验和其他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因为类风湿因子检测结果阴性并不一定不存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反过来若类风湿因子检出阳性也不仅局限于在类风湿性患者中,本文统计中也反应出来这种现象,类风湿因子阳性结果中,也存在其它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这表明RF阳性对RA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无特异性诊断价值[7],尚要对疾病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分析。

    参考文献:

    [1]Arntt F C,Edworthy S M.American rheumatism as-sociation 1 987 revised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rheumatoidarthritis[J].Arthritis Rheum,1988,31:3151.

    [2]秦亮,移康,马彬,等.抗角蛋白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03):265-272.

    [3]吴晓丽,李玉红,仇晓岩.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X线表现[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5):115.

    [4]苏云龙,王雪梅,赵爱玲,等.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影像学方法研究进展[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3,33(2):157-160.

    [5]何艳霞,王春燕,宋改芳.3种检测类风湿因子方法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06,9(1):114-115.

    [6]马琼麟,孟伟,杨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胶乳法检测类风湿因子的诊断意义[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20(3):50-52.

    [7]Swedler W,sallman J,Froeolich C J,et a1.Routinemeasurement of IgM,IgG and IgA rheumatoid fac-tors:high sensitivity,specificity and predictive value for rheumatoidarthritis[J].JRheumatol,1997,24:1 037.

    编辑/张燕, http://www.100md.com(郑慧妮 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