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512
编号:13646780
交锁钉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26日 《医学信息》 201512
     摘要:目的 研究小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下肢长骨干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①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29/30),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24/3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共出现并发症2例,发生率为6.6%(2/30),对照组共出现并发症6例,发生率为20.0%(6/3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临床有效率高,并发症少,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下肢长骨干骨折

    下肢长骨干骨折(lower extremity long bone fracture,LELBF)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骨折后常因不能维持连续性而出现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1]。交锁髓内钉(interlocking femoral nail,IFN)具有固定可靠,并发症少,能早期活动等优点,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明确小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我们选择了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下肢长骨干骨折患者实施了相关研究,现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下肢长骨干骨折患者60例,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16~63岁,平均(32±5.1)岁,直接暴力43例,间接暴力17例;致伤原因为车祸伤39例,坠落伤5例,重物砸伤9例,其它原因7例;开放性骨折38例,根据Gustilo分类,I型31例,II型7例;骨折部位包括股骨25例,胫腓骨35例;手术时间,开放性骨折后6~8h内进行,其余在入院24h内进行。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临床资料完整,年龄、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观察组 采用小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①患者取仰卧位,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开放性骨折先彻底清创,去除所有失活组织和疑似失活组织;②以骨折处为中心做3cm长小切口,显露骨折断端,清除断端嵌入的软组织,坏死组织及血凝块;③于股骨大粗隆上方或胫骨结节上方做4~6cm小切口,以梨状窝或胫骨结节至平台中点为进钉点,按扩髓或不扩髓插入合适主钉,至近断端切口,在直视下牵引整复,继续将主钉推入远断端髓腔内并固定;④安装瞄准器,锁定近远端各两枚髓钉,大的骨折碎片若难以解剖对位,则可先打入髓内钉再复位顾着跑,使用双七号线固定在髓内钉周围。

    1.2.2对照组 采用传统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1.2.3术后处理 ①开放性骨折术后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3~7d,防止感染,10~12d拆线;②1~2d进行股四头肌锻炼,活动踝关节和脚趾,术后3~5d在CPM机辅助下锻炼关节功能;③8~12w后复查X线片,若形成骨痂则可扶拐下地行走,若骨痂链接骨断端则可部分负重行动,若骨痂连接骨断端则可完全负重。

    1.3疗效评价标准[2] 显效: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未出现并发症与后遗症,术后60d可行走;有效:骨折对位对线一般,有轻微畸形,术后60d可行走;无效:骨折对位对线较差,骨折愈合困难,术后60d仍无法行走。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以?字2检验,组间差异以P<0.05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29/30),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24/3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 观察组共出现并发症2例,其中术后感染1例,骨折不愈合1例,发生率为6.6%(2/30);对照组共出现并发症6例,其中术后感染3例,钢板断裂1例,骨折不愈合2例,发生率为20.0%(6/3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小切口直视复位的必要性 下肢长骨干骨折发生率较高,骨折部位存在压痛或局限性疼痛,检查时可见畸形、肿胀、瘀斑等体征,部分骨折类型(主要为股骨骨折及胫骨骨折)还需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手术。下肢长骨干骨折骨折端常存在软组织嵌顿,采用闭合手术治疗时,由于皮肤与筋膜紧闭,髓内钉固定扩髓时可能加重骨折端出血,打入非扩髓类髓内钉也可能增加髓腔压力,引起髓腔内容物进入筋膜间隙,诱发骨筋膜综合征[3]。同时,闭合复位穿钉的技术要就也比较高,如果没有良好复位还需反复穿钉,不仅延长手术时间,也增加了患者痛苦,若使用X型臂X线机还会产生辐射。传统开放复位内固定产生的切口较长,对断端周围血供影响较大,感染风险增加,易出现并发症[4]。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病例均采用小切口复位内固定,在骨折部位做3cm小切口,显露骨折端,清除血肿和积血后可用手指触摸引导复位,不剥骨膜即可接近或达到解剖复位的效果。采用小切口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既能够发挥交锁髓内钉的优势,又能避免闭合复位操作复杂,设备要求高的缺点[5]。此外,由于切开了骨折端,因而能有效排出骨折与扩髓导致的积血,减少了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出现。

    3.2交锁髓内钉固定的优势 交锁髓内钉通常用于大多数股骨干、胫骨干骨折,通过骨折近远端横穿的锁定,髓内钉可以与骨干形成一个整体,骨组织与钉体之间可以形成均匀的应力分布,具有可靠的抗压缩、抗旋转作用[6],使骨折获得最好的稳定性。其次,交锁髓内钉固定也允许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加速骨折愈合,可以有效避免踝关节僵硬、肌肉萎缩、股四头肌粘连等并发症,利于患者康复。, http://www.100md.com(魏成勇)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