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512
编号:13646836
初产妇分娩前后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26日 《医学信息》 201512
     心理因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处于分娩前后的初产妇心理特别复杂,产妇的心理关系到胎儿是否顺利分娩。随着生活水平和个人素质的提高, 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 加上产妇大多数是独生女, 这样初产妇的比例大大提高, 由于没有经验和对分娩不完全了解, 处于矛盾状态下, 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显得更加重要,根据产妇的各种心理特点给予正确的护理, 既可减轻产妇的疼痛, 又保证母婴的健康, 同时也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及难产发生率。

    1 临床资料

    本组189例初产妇,其中20~29岁140例,30~39岁49例;37~42w180例,>42w9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6例,初中20例,高中82例,大专61例,本科20例。

    2 初产妇的心理特点

    2.1分娩心理准备不足 几乎每个产妇从妊娠开始就憧憬着家庭美好的未来,喜在十月怀胎,分娩在今朝,忧在对分娩知识缺乏了解,思想准备不足,离开亲人到陌生环境及阵阵宫缩的疼痛,易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担心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

    2.2恐惧心理 由于对分娩的不正确认识,加上初产妇缺乏生育经验,亲朋好友之传说,及临产前感到的疼痛,其中以高龄初产妇且文化程度高者为多,对自己完全能否正常分娩表示怀疑;还有一种正好相反,素质比较低的产妇,因为对分娩知识的缺乏,由于宫缩所致疼痛呈进行性加剧,始料未及心理反应过强。

    2.3担心婴儿性别及健康 家庭计划生育措施的成功实施,使重男轻女的观念逐渐改变,婴儿性别已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更多的关注母婴的健康,但有些农村或单传的,仍有封建思想残余,生女孩受到家庭冷落。大龄初产妇,胎位不正,合并妊娠并发症及意外怀孕,或不孕后经治疗才怀孕的产妇担心胎儿健康,总怕分娩出现意外。

    2.4存在依赖心理 Rubin[1]认为, 产妇在产褥期的心理要经过三个时期,产后1~3d,由于产时体力消耗,产妇很多需要是通过别人来满足,如对孩子的关心、喂奶、沐浴等,用言语来表示对孩子的关心,较多地谈论自己妊娠和分娩的感受;产后3~14d,为依赖-独立期,产妇表现较独立的行为,开始练习护理孩子,这一期也容易产生压抑,与分娩后产妇感情脆弱,太多的母亲责任,有新生儿诞生而产生爱的被剥夺感,痛苦的妊娠和分娩过程及糖皮质激素和甲状腺素处于低水平等因素有关,产妇可有哭泣;14d以后是独立期,产妇能独立看护孩子,新家庭形成并运作。

    3 护理对策

    3.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产妇的心理问题必须引起护士的高度重视,产妇入院后责任护士应热情接待,态度和蔼,使其熟悉病房、待产室、分娩室的环境,尊重产妇,应注重与产妇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灵活运用各种沟通技巧,与产妇交谈时以情感为纽带,针对产妇具体问题给予安抚性语言[2],了解产妇个性,因人而异分阶段进行系统评估,确定护理问题, 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鼓励其说出内心的焦虑,耐心回答,以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技术,充分的自信心,提高产妇对自己的信任感,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3.2加强产前宣教 可增加产妇对分娩的认识,帮助产妇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应向产妇详细介绍有关分娩知识,传授应对不适的技巧,如放松,呼吸控制,转移注意力的技巧,鼓励家属参与分娩前的准备过程,为分娩提供支持,增进分娩的信心,缓解产妇的焦虑,同时护士应制造安静,舒适,轻松的待产环境。

    3.3加强产时护理,作好分娩宣教 护士应以语言及非语言沟通,让产妇了解你扮演的是支持者、照顾者及信息提供者的角色,同时适当运用抚摸(touch)对产妇的行为表示赞同和尊重;为产妇提供信息支持,给产妇安慰,鼓励。第一产程和产妇亲切交谈,了解她们的心理状态及她们对妊娠分娩生理常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在分娩过程中有针对性进行护理。指导做深呼吸,帮助按摩腰骶部,以减轻症状,避免过多地消耗体力,鼓励产妇利用宫缩的间歇时间少量多次进食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并注意摄入足够的水分,以保证精力和体力充沛[3]。第二产程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在这个阶段特别是初产妇显得特别被动,不能配合宫缩用力,护理人员不断给予精神上的安慰与解释,给产妇安全的感觉,鼓励和指导产妇在宫缩时屏气用力的技巧,如产妇做的好,应立即给予直接的反馈,告诉她用力正确,一旦出现宫缩,先深吸气屏住,然后如解大便样向下用力屏气以增加腹压,促进胎儿下降至娩出。第三产程,及时测血压、脉搏,观察宫缩及阴道出血情况,关心体贴产妇,让产妇保持情绪稳定。

    3.4产后护理 新生儿分娩后,首先告诉产妇婴儿是健康的并且无畸形,至于性别方面我们要事先进行了解,着重作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共同帮助产妇解除思想顾虑,以免新生儿性别与产妇期望的相反而精神受打击,导致产后出血和不能安心休息。如新生儿畸形或其他有异常情况出生,暂不告诉产妇,待胎盘娩出,宫缩良好时,或选在其他适当时间再告诉产妇,同时应给予安慰。

    3.5产后指导 分娩后,给予她们更多的理解、关心和帮助,从而减少抑郁症的发生。同时耐心指导并帮助产妇喂哺,做到早吸吮,勤吸吮,按需吸吮,增加乳汁分泌,促进母婴感情,告知有关母乳喂养的知识,指导避孕措施,使产妇保持愉快的心情,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分的休息,促进体力尽快恢复。

    4 讨论

    初产妇分娩前后不良的心理状态,影响痛阈,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后出血,会使机体产生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使血压升高,导致胎儿缺氧,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等并发症,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可以稳定产妇情绪,提高产妇对疼痛的耐受性,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及难产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吴毅勤.浅析施行循证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10):197-198.

    [2]戴升英.高龄初产妇产前的心理分析及其护理[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2):541-542.

    [3]成卫军.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31):31-32.编辑/成森, 百拇医药(尹保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