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514
编号:13645236
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对比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9日 《医学信息》 201514
临床治疗,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临床上的抗抑郁药物,对该类药物的用药机制、服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探究,以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结合相关的文献及药物说明,分析抗抑郁药物的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分析总结可得出抗抑郁药物分为三类,三环类特别适合用于治疗激越性抑郁,但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较多;SSRIs特别适合用于淡漠性抑郁,但是易出现5-HT综合征等相关不良反应;新型的抗抑郁药物能够发挥多效的作用机制,特别适合用于治疗精神病抑郁或者难治性抑郁。结论 在使用抗抑郁药物时,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根据不同的人群做好用药监护,同时注意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关键词:抗抑郁药物;临床治疗;对比分析

    近年医学技术迅猛发展,抗抑郁药物正逐步应用于临床的治疗中。抗抑郁药物首次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性5-HT在摄取抑制药(SSRIs)的问世,突破了原有抗抑郁的治疗方法,随着药物研究的逐步发展,该类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同时,一些新型药物也随之研制出来,也逐步应用在临床上。

    1临床上抗抑郁药物的分类

    临床上主要分为三类:①三环类:如多塞平、阿米替林等;②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SSRIs):如舍曲林、氟西汀等;③非典型抗抑郁药:如再5-HT再摄取/拮抗抑制药(SARI),如5-HT、曲唑酮以及NE再摄取抑制药(SNRI),如文拉法辛,NE能够特异性的与5-HT能抗抑郁药(NaSSA),如米氮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