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甲状腺疾病 > 甲亢
编号:13645116
甲亢性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9日 《医学信息》 201514
     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引起的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24 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功能有无损害,将患者分为甲亢性肝功能损害组(A 组)和甲亢无肝功能损害组(B 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肝功能指标,从临床症状、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肝功能指标等进行分析,探讨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结果 ①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为 52.7%;②甲亢性肝损害与甲亢病程密切相关(P < 0.05),与年龄、性别无关(P > 0.05);③甲亢性肝损害患者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高于甲亢无肝功能损害组,而促甲状腺素(TSH)两组则相差不大(P > 0.05);④甲亢性肝损害最常见的异常肝功能指标是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结论 甲亢较易引起肝损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ALP 、ALT 、AST是肝功能最常见的异常指标,甲亢性肝损害与甲亢患者的病程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关,而与年龄、性别无关。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功能损害;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它可以引起诸多并发症,甲亢性肝损害就是其中之一,当累及肝脏时可引起肝功能异常、肝肿大,甚至发生黄疸、肝硬化等,统称为甲亢性肝损害。本文回顾性分析224例甲亢患者的资料,探讨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4例甲亢患者,均未接受任何治疗,其中女性129例,男性95例,年龄16~71岁,平均年龄38岁,病程2w~3年。所有病例均符合《实用内科学》(第11版)甲亢的诊断标准。排除合并病毒性肝炎和其他肝胆疾病、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肝功能指标有以下其中一项或一项以上异常者均诊断为甲亢性肝功能损害[1]: 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 (γ-G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总胆红素(TBIL)。

    1.2 方法 采用罗氏公司的MODULAR E170化学发光仪检测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TT3、TT4、FT3、FT4、TSH;采用罗氏公司的MODULAR O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五项:ALT、AST、γ-GT、ALP、TBIL。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 χ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除甲亢症状外,肝损害组中70例(59.3%)无明显自觉症状,40例(33.9%)乏力,38例(32.2%)厌油及纳差,34例 (28.8%)肝区不适。肝脏彩超检查示 50例肝实质损害,其中6例提示肝硬化。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A组患者FT3、FT4、TT3、TT4均明显高于B组 (P< 0.05),而两组之间促甲状腺素(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甲亢患者性别、年龄与肝损害 224例甲亢患者中,发生肝损害的有118例(52.7%),其中女性78例;男性40例。二者相比较P>0.05,说明男女性别与发生甲亢性肝损害无关。甲亢肝损害组平均年龄为(42.9±12.7) 岁,甲亢肝功能无损害组平均年龄为(40.8±14.6)岁,二者间在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甲亢病程和肝损害 见表1。118例甲亢性肝损害患者中,有33例患者病程<6个月,其余的都>6个月,二者相比较,P<0.05,提示甲亢性肝损害与甲亢病程有明显的联系。

    2.4 肝功能指标异常发生率 在118例肝功能损害患者中以肝功能指标ALP异常最为常见,有72例(61.0%)、其次为ALT异常48例(40.7%)、AST异常44例 (37.3%)、γ-GT异常35例(29.7%)、TBIL异常36例(30.5%)。

    2.5两组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比较 见表2。

    结果显示,A组患者血清TT3、TT4、FT3、FT4水平明显高于B组(P <0.05),而TSH水平两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甲亢性肝损害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国内外文献对它发生率报道不一,约26.5~90%[2,3]。本研究结果显示,甲亢性肝损害发生率为52.7%。甲亢并发肝损害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的研究多认为甲亢引起肝损害与以下因素有关[4]:①体内过高浓度的甲状腺激素对肝脏的直接毒性作用,包括抑制肝脏中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使胆红素和葡萄糖醛酸结合障碍,进而影响胆红素从胆汁中排泄,导致血中胆红素升高。②甲亢时机体基础代谢增高,各组织器官耗氧量明显增加,但肝脏血流量并不相应增加,使肝脏相对缺氧,尤其肝小叶中央区域细胞供氧相对不足导致肝细胞缺氧坏死;同时亢进的分解代谢引起肝糖原、必须氨基酸和维生素消耗过多,使肝脏营养不足,造成肝细胞变性、 坏死,肝内胆汁淤积引起ALT、ALP、γ- GT等升高。③甲亢时动脉血液流速加快,对肝动脉末稍枝与门脉枝的压力调节机构造成干扰, 使肝内正常压力不易维持,周围血窦充血扩张,继而出血压迫肝细胞,造成肝细胞破坏。④甲亢不同程度影响肝内各种酶活力。⑤通过自身免疫机制造成肝损害。Graves 病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可存在多种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这些抗体如何造成肝功能损伤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其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目前已证明肝细胞表面有人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SHR)的表达且肝细胞膜表面表达的 TSHR蛋白可介导促甲状腺激素(TSH)或 TRAb 阳性血清刺激肝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增加。, http://www.100md.com(刘燚等)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甲状腺疾病 > 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