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527
编号:13639558
浅析"治未病"思想在预防保健工作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9日 《医学信息》 201527
     预防保健指为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防治疾病,医疗机构所采取的综合性措施。通俗讲,预防保健即养生,选用合理的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适寒温等保健方法,通过长期锻炼和修习,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而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治未病"出自《黄帝内经》,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传变。因此,治未病思想在预防保健工作中的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预防保健工作现状

    近几十年世界各国医疗支出占GDP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表明,达到同样健康标准所需的保健投入与治疗费、抢救费比例为1:8.5:100,从这个比例显示预防保健在卫生事业中的重要性。

    美国人口的健康状况持续恶化,卫生保健费用也在持续增加。过去由于公共卫生干预的进展与实施,美国人的期望寿命增加了25岁;但是,与此同时,一些可预防的慢性病的患病率(尤其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等)仍在持续增加。美国卫生保健费用的支出与结果分析显示,人群中的5%患有多种和复杂的慢性病,他们大约消费了50%的卫生保健费用。到2010年为止,大约1.4亿美国人将患有各种慢性病[1]。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意味着由于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构成的变化,未来的人口将比现在的人口需要更多的卫生保健服务。然而在现实中,尽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与在疾病发生后的治疗相比,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但卫生系统的大部分资源仍主要花费在疾病的治疗上[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