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肾脏内科 > 继发性肾脏疾病 > 糖尿病肾病
编号:13639587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预后效果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9日 《医学信息》 201527
     摘要:目的 探究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预后的对比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随机均分为腹膜透析组和血液透析组各42例,透析治疗2年,观察对比两组存活率、透析过程中不良事件及相关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HD组与CAPD组2年存活率,及治疗期间中发生的死亡事件、严重感染、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HD组血压无改善,CAPD组血压得以明显控制,P<0.05;两组血糖均得到有效控制,但HD组血糖下降较明显,P<0.05;两组血肌酐及尿素氮均明显下降,但HD组下降较明显,P<0.05;两组血磷均明显下降,但CAPD组下降较明显,P<0.05;HD组血总蛋白、白蛋白无明显下降,而CAPD组下降则较明显,P<0.05;两组透析后的尿量均明显下降,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D和CAPD均可用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但对伴有残余肾功能患者开始阶段建议采用CAPD,以保护残余肾功能,同时,密切监测血压、血糖、营养状况,积极预防并发症,再根据具体病情,决定是否改为HD治疗,以降低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 百拇医药
    关键词: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病主要病因之一,目前临床常采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和血液透析(HD)治疗,不同疗法取得的疗效也不尽相同,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本文将对近年我院收治的84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组分别采用CAPD和血液透析HD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排除合并糖尿病而非糖尿病肾病所致肾衰者,透析时间<3个月,合并肿瘤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其中男44例,女40例;平均年龄(51.3±2.4)岁,透析前收缩压(163.5±18.2)mmHg,舒张压(87.2±10.6)mmHg,尿量(985.6±57.4)ml。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组和血液透析(HD)组各4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 http://www.100md.com
    1.2 方法 血液透析(HD)组采用德国贝朗Dialog透析机,行碳酸氢盐透析,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中心静脉经皮插管或动静脉内瘘建立血管通路,血流量200~250ml/min。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超滤量及超滤模式,透析时间为2~4h/次,3~4次/w。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组采用美国Baxter公司提供的Y型透析装置及配套透析液行非卧床腹膜透析,常规脐旁手术切开腹腔置管,采用Tenchhoff直管,交换量6000~8000ml/d,透析液2~4次/d,同时根据腹膜平衡试验结果及腹透超滤量调整透析方案。两组均透析治疗2年。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存活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测定两组生化检测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 http://www.100md.com
    2结果

    2.1两组存活情况 HD组2年存活33例(78.6%),CAPD组2年存活35例(83.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两组不良事件 2年治疗期间,HD组死亡9例(21.4%),严重感染18例(42.9%),出血5例(11.9%),心力衰竭6例(14.3%),营养不良15例(35.7%);CAPD组死亡7例(16.7%),严重感染19例(45.2%),出血6例(14.3%),心力衰竭5例(11.9%),营养不良18例(42.%),两组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生化指标及尿量 透析后,HD组收缩压(158.2±17.6)mmHg,舒张压(86.2±11.3)mmHg,血糖(8.7±4.2)mmol/L,肌酐(605.4±35.9)umol/L,尿素氮(18.1±4.5)mmol/L,血总蛋白(51.4±4.7)g/L,血白蛋白(39.8±2.5)g/L,血红蛋白(110.2±19.4)g/L,血磷(1.8±0.6)mmol/L,尿量(660.5±47.2)ml。
, http://www.100md.com
    CAPD组收缩压(149.8±16.2)mmHg,舒张压(79.3±12.5)mmHg,血糖(9.7±4.1)mmol/L,肌酐(641.8±41.7)umol/L,尿素氮(22.7±4.3)mmol/L,血总蛋白(40.7±4.9)g/L,血白蛋白(29.5±2.7)g/L,血红蛋白(108.6±20.3)g/L,血磷(1.5±0.7)mmol/L,尿量(625.3±48.2)ml。

    3讨论

    临床常采用HD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该疗法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其清除小分子毒素效果优于CAPD,但需使用抗凝剂,增加出血性疾病的风险,且因血液体外循环及超滤,可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易诱发心脑血管等并发症[1,2]。

    CAPD是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该疗法是一种24h持续低流量透析,无血流体外循环和超滤,对内环境影响小,无急剧血流动力学变化,符合人体生理要求,且可有效清楚中分子物质,无需抗凝治疗,同时还可有效维持患者尿量,并保护残余肾功能,但在残余肾功能低下或丧失的患者,其透析效能无法与HD相比,若需提高CAPD超滤率,常需予以葡萄糖,使腹腔吸收葡萄糖,以提供有效的渗透压,但常因此使腹腔中大量蛋白质丢失,易造成营养不良,进而易增加腹膜炎感染几率,且易出血高血糖,并促使患者体重增加[3,4]。
, http://www.100md.com
    本研究结果表明,HD和CAPD均是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有效肾脏替代疗法。另研究显示,HD组清除肌酐、尿素氮效果优于CAPD,结果表明,HD组可有效清除小分子毒素;HD组血压控制不佳,分析与该疗法影响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关;CAPD组相对血总蛋白、白蛋白水平较低,其感染和营养不良略高于HD组,分析是由于为提高CAPD超滤率而使腹腔中大量蛋白质丢失所致。

    综上所述,HD和CAPD均可用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但对伴有残余肾功能患者开始阶段建议采用CAPD,以保护残余肾功能,同时,密切监测血压、血糖、营养状况,积极预防并发症,再根据具体病情,决定是否改为HD治疗,以降低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参考文献:

    [1]陈海高,廖新媛,刘日光,等.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对比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17-19.

    [2]段冬梅.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两种透析方式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9):1531-1533.

    [3]李晖云,于磊,刘艾芹,等.不同透析方式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比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2):4294-4297.

    [4]李作君.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方案的合理选择[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26):113.编辑/申磊, http://www.100md.com(王俊清)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肾脏内科 > 继发性肾脏疾病 > 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