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529
编号:13637941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的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23日 《医学信息》 201529
     摘要:目的 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以及改善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5月~8月在本院体检的52例体检者的血液标本5ml,分别放在两支试管中,其中1支试管采用人工方法使其溶血并设为溶血标本,另1支为正常标本,分析比较2支标本血清中的AIP、AST、ALT、LDH、CHOL、TG、BUN、Cr、UA、GLU以及K+等生化指标。结果 经分析,两组的尿素氮、肌酐、三酰甘油、葡萄糖及血尿酸等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受溶血影响而有所降低,溶血标本组的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总胆固醇以及钾离子等均高于正常标本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溶血样本对生化检验项目的精确度具有较大影响,对此,在样本采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操作流程,尽量避免溶血现象的产生,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

    关键词:溶血现象;生化检验;影响

    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溶血现象比较常见,其对生化检验结果带来了一定影响。当待检验物质在红细胞浓度大于血浆时,受溶血影响,测定值往往会大于实际值,此外,在溶血现象下,血小板、白细胞等也会受到较大破坏,其释放出的物质成分也会影响生化指标的检测[1]。因此,准确掌握溶血现象对检验指标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要求尽快给出报告的急救患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52例血液样本研究溶血现象对生化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5月~8月在本院体检的52例体检者的血液标本5ml,体检者均为健康人群,清晨空腹抽血5ml,分别注入2支规格一样的试管中,各2.5ml。其中1支试管采用人工方法使其溶血并设为溶血标本,溶血血清有52份,放在零下40℃的低温冰箱中冻结20min,取出待融化后,以12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之后常规分离溶血血清。另1支为正常标本,血清有52份,在常温下放置1h,以12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之后常规分离溶血血清,当肉眼无法看见血清中的脂浊或者黄疸后,取出1ml血清作为备用正常血清。

    1.2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过程中,仪器性能很好,根据常规方法进行操作,有效控制检测质量。测定钾离子时采用电解质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对两组血清分别进行10次测定,选择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用试剂检测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IP)、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尿素氮(BUN)、肌酐(Cr)、血尿酸(UA)、葡萄糖(GLU)等十项指标水平,所以操作流程及方法都严格遵守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2结果

    经分析,两组的尿素氮、肌酐、三酰甘油、葡萄糖及血尿酸等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标本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溶血标本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溶血标本组的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总胆固醇以及钾离子等均高于正常标本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3.1引起溶血现象的主要原因 溶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根据其源头,可以分为体内因素和体外因素[2]。首先,体内因素主要为:生物因素,比如恶性疾病;物理因素,比如药物毒性反应,血管手术以及遗传疾病等引起的血细胞脆弱增多等;其次,体外因素主要为:物理因素,包括抽血时压力较大、机械性破坏或者冰冻损坏;化学因素,比如血液标本和表面活性剂有所接触等。临床研究认为,体内溶血和体外溶血的最大差异是体外因素为血浆或者血清Hb、LDH及钾离子平行升高,体内因素则是血浆Hb和LDH平行升高,让钾离子无明显变化。在常规生化检验中,检查血清标本是否有溶血现象是重要的检验环节之一,可以有效检测出某些疾病,但溶血现象的产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生化检验项目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且溶血越严重,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越大。

    3.2预防对策 对溶血现象进行检测时,由于实验样本比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检验误差率,同时血液黑暗环境分离对操作技术有很高要求,此外,血液收集器皿是否合格、运输中造成的血细胞积压等问题也会对生化检验质量带来很大影响[3]。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检测质量,彻底落实消毒措施,并根据实验室规范进行严格操作。加强样品制备技术的标准化程度,可以克服体外溶血带来的影响,采集血液样本时务必保证针头、注射器等采血器皿的清洁,不可用酒精消毒注射器针头,避免产生溶血现象。不可以将止血带绑扎的过紧、时间不宜过长,若进针时出现回血现象,不可快速拔出注射器活塞,而应该沿着管壁缓缓注入试管内部,避免出现过多血泡以及其造成的血细胞破裂。血液标本采集之后,尽量不要在低温环境下冷冻,以免融化之后出现溶血现象。同时血液标本不可放置较长时间,避免其他物质掉入标本中,通常情况下,要在采血后放置1h左右,分离血清,若标本出现溶血现象,则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在根本上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真实性。此外,要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对溶血知识的认识,严格掌握生化检测操作流程及方法,提高检测质量。

    综上所述,溶血样本对生化检验项目的精确度具有较大影响,对此,在样本采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操作流程,尽量避免溶血现象的产生,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

    参考文献:

    [1]董学广,陈秀美,陈颖颖,等.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研究[J].医学信息,2014,7(12):857-858.

    [2]张苏,唐先平,沈朝辉.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预防对策探讨[J].中外医疗,2012,7(18):98-99.

    [3]邵翠华,王利静.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及对策[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4,7(05):65-66.编辑/孙杰, http://www.100md.com(秦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