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分娩期并发症 > 产后出血
编号:13635879
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6日 《医学信息》 201531
     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的因素,并且根据患病因素提出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方法 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 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6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将胎儿娩出生后24h内产妇的出血量大于500ml定义为产后出血。通过采用面积法和称重法测量产后妇女的出血量,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选取的1600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的为45例,发生产后率为2.80%;剖宫产高于阴道分娩(P<0.05);多胎妊娠 高于单胎妊娠(P<0.05);有产前高危因素的占产后出血的84%。产后出血原因具体为宫缩乏力者占66.3%,胎盘因素占25%,软产道损伤占9.8%;结论 病理产科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是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产后出血;相关因素;预防措施

    产后出血是目前产科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且比较危重,发生后经常会导致产妇的死亡,有研究数据表明产后出血的发病率约占分娩总数的3%左右[1],属于产妇死亡的最常见的原因。因此早期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量,能够降低本病的发生和降低产妇的死亡率[2];导致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医护人员在早期对临床症状没有进行仔细观察和分析,以及采取错误的治疗措施而导致,因此经常会导致产妇的大出血死亡。所以,在早期进行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治疗措施来降低产后出血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产科医护人员所重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