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5年第34期
编号:12787437
老年高血压控制水平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27日 医学信息 2015年第34期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控制水平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为脑卒中一级、二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筛选有脑卒中病史患者33例、无脑卒中病史患者32例,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行因素分析,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84,955CI1.37-2.38]、服药未控制[OR=3.44,955CI1.84-5.04]、服药成功控制[OR=2.51,955CI1.57-4.03]、糖尿病[OR=1.59,955CI1.13-2.57]、饮酒[OR=2.34,955CI1.48-3.94],成为脑卒中发生独立风险因素;脑卒中组24hSBP、24hDBP、24hDABPVC高于无脑卒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控制水平直接影响脑卒中发病率,有高血压且服药未控制者危险比最高,可能与血压异常波动有关,但高血压控制水平并非独立风险因素;老年人应尽可能提高血压控制水平,积极筛查、控制高血压,必要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以明确高血压类型,制定更科学的综合管理策略。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控制水平;脑卒中;相关性分析
, http://www.100md.com
    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是致人类死亡的四大病因之一,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做好脑卒中一级、二级预防非常关键。高血压是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均为老年人常见病。本次研究试分析老年高血压控制水平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为防治脑卒中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1月~12月医院老年科收治的住院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意识尚清醒,可配合进行研究;②年龄≥65岁;③知情同意;④明确诊断为高血压。共纳入患者65例患者,其中男30例、女35例,年龄65~89岁、平均(68.9±1.9)岁。有脑卒中病史患者33例,无脑卒中病史患者32例。

    1.2方法

    1.2.1调查研究 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学特征,如性别与年龄,社会经济地位情况,如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初中以上)、居住地(农村亦或是城市)、家庭人均年收入,相关情况,如吸烟、饮酒、体质指数、糖尿病、高脂血症、饮酒、吸烟,调查患者高血压控制情况,将患者分为非高血压、不知晓、知晓不服药、服药未控制、服药成功控制五组[1]。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调查,现场调查,即答即收。
, http://www.100md.com
    1.2.2血压监测 检测患者动态血压,采用无创性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6:00~22:00每隔1h测量1次,22:00~次日6:00每隔120min测量1次。住院期间,维持正常的作息,并不服用降压药物3d以上,计算机分析患者血压负荷、24h血压节律变化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2 结果

    2.1调查结果 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41例、初中以上24例。居住地:农村23例,城市42例。家庭人均年收入:≤10000元23例,>10000元42例。吸烟:有吸烟史或正在吸烟31例,从不吸烟34例。饮酒:是18例,否47例。高脂血症:是28例,否37例。糖尿病:是7例,否58例。体质指数:肥胖9例,否56例。高血压控制情况:非高血压8例,不知晓0例,知晓不服药0例,服药未控制24例,服药成功控制35例。
, http://www.100md.com
    2.2因素分析 将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家庭人均年收入、吸烟、饮酒、高脂血症、糖尿病、体质指数、高血压控制情况作为自变量,相关变量按照等级顺序分别赋值为1-n,如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赋值为1、初中以上赋值为2,将是否罹患脑卒中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服药未控制、服药成功控制、糖尿病、饮酒,成为脑卒中发生独立风险因素,见表1。

    2.3血压情况 脑卒中组24hSBP、24hDBP、24hDABPVC高于无脑卒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发生相关因素较多,获得的独立风险因素包括男性、服药未控制、服药成功控制、糖尿病、饮酒,与绝大多数学者研究结果基本相同,其中高脂血症等因素未成为独立风险因素,可能与纳入标准不同有关。需注意的是服药未控制风险比最高,即罹患高血压,且服药,但未获得有效控制,高血压所致靶器官损害持续存在,可致炎性因子水平上升、血栓因子形成、血管内皮损伤等,直接增加脑卒中特别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2]。故,脑卒中一级预防,应重视筛查、控制高血压,当然对于其它独立风险因素,如糖尿病、饮酒,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划分风险等级人群,对伴有多种风险因素者,给予更高水平干预。
, http://www.100md.com
    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有脑卒中史患者24hSBP、24hDBP、24hDABPVC高于无脑卒中组,提示对于已并发脑卒中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仍不理想,收缩压处于高位,血压波动变异性较高,不利于预防脑卒中再发[3]。目前尚无充分的证据表明,脑卒中带来的生理病理影响,可增加卒中后血压控制难度,但考虑到卒中后患者损伤脑血管脆性增加,身体耐受下降,可能伴有潜在的器官损伤,对高血压耐受下降,卒中后应提高高血压控制水平,对于心源性脑梗死者,更应加强高血压管理[4]。目前,我国脑卒中二级预防水平差强人意,卒中后5年存活率极不理想。笔者认为,应从控制血压入手,对于保留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者,制定相对简单、可行的脑卒中二级预防策略,如加强冬季干预[5]。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2010中国心血管病报告[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24.

    [3]贾子善.关注老年脑卒中康复的特点[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7):601-602.

    [4]陈广胜,林甲夫,阿丽亚,等.高血压病患者心电图左室肥厚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8):109-110.

    [5]李新利,李华.5661例脑卒中发病的季节规律及防治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2):135-136.

    编辑/哈涛, 百拇医药(尹成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