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MRI表现(2)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是临床上以迅速进展的颅高压症状、痫性发作、视觉异常、意识障碍及精神异常等为特征,给予及时有效治疗后神经损伤可逆转,预后较好。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可加重,可留后遗症,甚至死亡。MRI上表现主要为双侧大脑后部为主的血管源性脑水肿区。一般影像学表现重于临床表现,即"临床-影像学分离(clinical-radiologic dissociation)"。该综合征名称多。有学者1928年提出了高血压脑病(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HTE)概念。后发现除高血压外的其他原因(如先兆子痫、肾小球肾炎、激素治疗后等)也可以引起HTE的症状。Hinchey等[1]1996年《新英格兰杂志》上报道了15例患者,对相似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分析归纳,命名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2000年Case等对该病的影像学研究发现,病变可累及脑白质、灰质、小脑、脑干等部位,认为命名为"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症"(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