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5年第51期
编号:12777063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24日 医学信息 2015年第51期
     摘要: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2014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3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结果 本组37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恢复效果良好。结论 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介入治疗时关注到其术前、术中、术后的整体护理,可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有必要引起临床重视。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临床护理

    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通常采用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或(和)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TCD)进行治疗,对降低恶性梗阻性黄疸导致的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对于胆道梗阻患者,这两种治疗术还具有减压、引流、退黄的作用[1]。相关资料显示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或(和)PTCD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5%~45%,而因手术导致的病死率则不到2%,明显优于内涵管植入术[2],已逐渐被采纳为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对2014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3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4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3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25~73岁,平均年龄(58.6±2.5)岁,肝门部胆管癌18例,胰腺癌15例,胃癌伴腹腔转移4例,单纯胆管外引流术11例,外引流术加内支架置入26例。

    1.2护理方法

    1.2.1术前护理 ①皮肤护理:患者由于胆红素胆盐对皮肤感觉神经末梢产生刺激而出现皮肤瘙痒症状,此外,由于部分患者因长时间营养不良造成脂溶性维生素缺失而导致皮肤干燥、瘙痒。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强调当皮肤瘙痒时切忌用手抓挠,以免抓破皮肤引起局部感染,可使用温水擦洗皮肤缓解瘙痒,进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睡眠质量。②心理护理:黄疸患者往往会因为脸色差而担心病情严重程度,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恐惧、紧张,情绪消极、低沉,加之由介入术带来的不适症状,更会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应积极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运用合理的沟通技巧疏导患者的不良心理,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与病魔抗争,较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③术前准备:术前,护理人员应协助医师完成患者血常规、心电图、碘过敏试验、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的检查;根据CT检查或MRI检查结果准确评估患者的实际病情术前3 d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一般选用广谱抗生素,若患者严重感染可选用甲硝唑联合舒普生;予以患者口服氟哌酸行肠道准备;术前1 d指导患者饮食宜选少纤维食物。
, 百拇医药
    1.2.2术中护理 ①患者配合:指导患者大小便充分排尽后进入手术室,确保患者相关资料无误后指导患者取,为将穿刺部位充分暴露,指导患者双手抱头。手术过程中遵医嘱进行憋气、吸气,不可大口呼吸。②护理配合:静脉通道建立于左侧肢体最为适宜,并确保其通畅。持续吸氧,密切进行心电血压监护。在进行穿刺送导管操作时,应注意患者病情变化,详细了解患者有无出现胸闷、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球囊扩张时,注意患者心电监护变化情况,应避免因球囊大小不合适而导致患者发生反射性心搏骤停[3]。

    1.2.3术后护理 ①一般护理:术后,嘱咐患者平卧24 h,保持清醒稳定,不宜下床活动。密切监测患者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情况,注意患者体温变化,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出血、感染性休克以及菌血症等先兆,严格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支持对症治疗。及时更换患者被褥,并执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保持病房清洁、安静,空气清晰,温湿度合适,帮助患者在床上进食,为患者准备好便盆以方便其排便。②引流管护理:随时检查引流管有无出现松动,与引流袋之间是否连接牢固,避免引流管堵塞。指导患者变化体位以助于尽快将陈旧性胆汁排除。嘱咐患者小心翻身,以免引流管受牵拉出现松动,咳嗽宜轻缓,以免引流管脱出,认真观察胆汁颜色,并记录24后引流量。更换负压引流袋以及冲洗引流管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日使用碘伏对引流管入口处进行消毒,以防发生逆行感染。③饮食护理:单纯留置外引流管者应食用流质或软食,忌油腻刺激性食物,并根据大便性状合理对饮食进行调整。对防止支架者也应食用流质或软食,在后期可将外引流管夹闭,如果患者不存在大便黄染及胀痛感,则表示支架畅通,此时可适当进食一些油腻性食物。
, 百拇医药
    2 结果

    本组37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其中3例患者在病房护理时出现寒颤,提示发生菌血症。1例患者术后2 d引流管胆汁血染,提示为引流管移位。1例患者术后2 d胆汁引流量超过4000 ml,提示发生胆泄。经及时对症处理后,所有患者均成功退黄、减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恢复效果良好。

    3 讨论

    恶性梗阻性黄疸病情通畅比较严重,相当一部分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患者在2年内的病死率可达到95%,造成的社会影响不可忽视[4]。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或(和)PTCD均具有创伤小、可行性高、效果理想的优点,可谓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一大福音。而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切实做好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对早期发现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本院在对该类患者的护理中重视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环节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这为手术成功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张华平,陶然,张丽琴,等.7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02:154-156.

    [2]罗正德,谌祖建,范慧珍,等.2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1,24:5149-5150+5153.

    [3]马凯,任金平,申翔宇,等.高龄患者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18:157-158.

    [4]张连波,王修,于淑霞.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2010,05:709-710.

    编辑/肖慧, 百拇医药(高琳 古丽娜·阿黑 张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