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时产后的处理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关系
吸入性肺炎症,产时产后处理
摘要:目的 探讨产时产后的处理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出生的165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 1650例新生儿中,共发生吸入性肺炎21例(1.27%),产时吸入性肺炎14例(0.85%),产后吸入性肺炎7例(0.42%);2014年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发生率0.71%(15/800)明显低于2013年发生率1.88%(6/850)(χ2=4.483,P<0.05)。结论 加强产时、产后的护理干预,能降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促进围生儿健康。关键词: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症;产时产后处理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文献研究表明,产时及产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约占新生儿肺炎总数的0.47 %,吸入后可引起肺部炎症反应,患儿出现呛咳、呕吐、缺氧、紫绀症状,如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可导致患儿窒息、呼吸暂停及死亡[1],给产妇及家庭带来沉重的创伤。产时产后的处理不当均可导致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产程中新生儿呼吸道吸入羊水、产后哺乳不当吸入乳汁是导致新生儿吸人性肺炎的主要原因。本文以21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病例为研究对象,探讨产时产后的处理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关系,旨在为预防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出生新生儿1650例为调查对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