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6年第4期
编号:12764424
人文关怀应用研究概况(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日 医学信息 2016年第4期
     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也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安全、情感和归属、尊重等的需要随之出现,于是人们希望自己的生活环境有安全感,渴望得到他人的关心、爱护和尊重。良好的人文关怀能使人感受到被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继而产生怡悦的心情,增强了自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应对事件。关怀作为护理的本质与核心,一直是国内外护理界探讨的热门话题[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内涵的拓展,现代医疗服务应更加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关注人的价值需求[2]。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主要为对人文关怀需求的提高,即"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整个过程[3]。近年来,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护理教育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将人文关怀应用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1临床护理方面
, 百拇医药
    人文关怀护理是指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人格尊严加以真诚的关怀与服务,从生理、心理各个方面对患者的整体护理[4]。其本质是以人为本,以患者及家属为中心,以患者的利益和要求为中心,注重对服务对象人性化的关怀与照顾。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护理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的患者,以及手术患者、临终患者、急危重症患者等。祝海波[5]等采用护理关怀行为评价量表及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12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关怀行为各维度与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认为对住院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可以有效的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内分泌科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人员树立自身良好的职业形象,给予患者合理的疏导,做各项检查、治疗前先征得患者的同意、为患者提供信息,帮助指导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等,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心理状态评分及基础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6]。将肝癌临终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依据患者的喜好布置病房,尊称患者,根据需要在病房内安装电视或音乐播放设备,在病区设置棋牌室,鼓励患者表达内心压力和不适感,向患者传达积极的心理暗示等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和心理状态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对髋关节置换患者营造人文关怀环境,护士接待入院患者时面带微笑,给患者发放"住院患者对人文关怀的需求调查表",维护患者的尊严和知情权,提供形式多样化、知识专业化、内容个体化的健康教育等,结果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低于常规护理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8]。每个病房只安排老年康复患者1~2例,病房酌情放一些绿色盆景、书刊、报纸,给行动不便患者提供轮椅或拐杖;夜间合理安排巡视时间及次数,做到说话轻、脚步轻、动作轻,降低光线与声音刺激,同时加强安全护理等,结果老年康复患者对护理总满意率达100%[9]。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铺防滑地板, 病房内悬挂具有趣味性及科学性的壁画,被褥为天蓝色,护理人员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婴幼儿采取搂抱的方式,主动逗其开心。对于年龄稍大的患儿关心其学习生活, 采用玩游戏的方式给予关爱;细心观察,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将其亲送至电梯门口, 定期电话随访了解患儿康复情况, 并给予合理建议,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及投诉率低于对照组[10]。手术前1d访视患者了解有无手术史、病情及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心理状态、情绪反应、性格特征及社会背景等;患者送到手术室后用亲切、适当的称谓称呼患者,解释即将进行的每一步操作及可能出现不适感,予以关怀和安慰,注意保暖;手术结束后为患者整理衣服,擦拭血迹和消毒剂留下的痕迹,动作轻柔,在患者完全苏醒后,指导患者及家属缓解疼痛方法等,结果患者焦虑明显下降,舒适度增加,手术过程中患者主动配合良好,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及对护理人员信任度明显提高,无并发症发生[11]。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背景、住院时间、所患的疾病、住院时期等各不相同,他们的心理需求、心理问题也不尽相同,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需求、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人文关怀,才能达到预期的护理效果。
, 百拇医药
    2护理人员方面

    柏晓玲等[12] 以分层便利抽样法抽取8所医院的临床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护理人文关怀能力评价表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与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婚姻状况、有无子女、是否承担临床带教、是否担任护士长有关,与医院级别、性别、学历层次及是否为独生子女无关。各医院针对影响护理人文关怀不同因素,开展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培训,加强对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提高护理人员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主动、发自内心、真诚的对待每一位患者。对精神科护理人员对人文关怀理论的认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保证、知识与技能、尊重和联系;保证维度得分:护龄1~5年组的得分最低,护龄>15年组的得分最高;知识与技能、尊重及联系维度得分:护龄6~15年组得分高于1~5年组、>15年组;总得分:护龄1~5年组最低,护龄6~15年组最高[13]。对于护龄<5年和>15年的护理人员应加强知识与技能、尊重及联系方面的培训,而对于护龄<15年的护理人员则加强保证方面的培训。徐玉兰等[14] 对211名临床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进行调查,认为护理人员的关怀品质较高,年龄、学历、是否为独生子女、同事间关怀程度是影响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的因素。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将护患互动关怀量表简表(caring nurse-patient interaction scale-shortscale,CNPI-23) 对272名临床护士的护理关怀行为进行调查,得分最高的5项以操作性护理关怀行为为主,得分最低的5项以表达性护理关怀行为为主。护龄、工作年限与胜任程度方面呈正相关,与可行性方面呈正相关,护龄与胜任程度方面的人文关怀维度得分呈正相;职称越高,其胜任程度、可行性方面的临床护理维度得分就越高[15]。由此可见,人生的经历越丰富、工作经验积累越多、能力提升越高等都能促进护理人员的关怀行为。褚梁梁等[16] 抽取山东省6所三级综合性医院无陪护病房288名护士、普通病房30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发放自制人文关怀能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无陪护房与普通病房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无陪护病房不同职称、聘用形式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陪护病房要求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无陪护病房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偏低,已经不能顺应医疗改革的需要。因此,如何对低职称、聘用形式不同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值得管理者思考。, 百拇医药(农金梅 陆青梅)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