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6年第5期
编号:12763510
浅谈新型甘草酸制剂防治抗肿瘤药物肝损伤的现状和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1日 医学信息 2016年第5期
     摘要: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药物性肝损伤,也是临床医生的职业风险之一。近年来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甘草酸制剂是一种抗炎类多功能的保肝药物,近年来逐渐被应用于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肝损伤临床防治。本文对异甘草酸镁防治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肝损伤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现做如下分析总结。

    关键词:甘草酸制剂;抗肿瘤药物;异甘草酸镁

    据相关资料统计[1],在我国抗肿瘤药物肝损伤占药物性肝损伤的4.7%,老人、女性和幼儿为主要发病人群。在中国医学中,中药在疾病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甘草是其中常用的中草药,在药物的功效上,能够清热解毒、止咳祛痰、补脾益气、调和诸药。因此,在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中药治疗被广泛的使用。甘草中的甘草酸和黄酮类甘草甙含有活性成分,其中的甘草酸是研究人员在1948年从三草中提取出的一种三萜皂苷类物质,具有抗炎、抗菌、抗变态反应、抗癌等作用,随着对甘草酸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具有增加肝脏解毒能力的作用,能够对肝细胞炎症起到抑制的作用,减小多种疾病对肝脏细胞造成的伤害[2]。

    1 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肝损伤

    1.1认识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患者在临床使用药物的过程中,由于药物本身或代谢产物引起肝脏细胞发生毒性反应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33 字符